1)第七十五章 贱民的希望_贞观二年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贱民的希望/h1第七十五章贱民的希望

  羊毛的纺织其实不难,最简单的办法,把一小撮羊毛在手中捻成线,卷在一根短小的木棒中间,将木棒用力旋转,然后不断的将羊毛顺着之前那一小截羊毛线的线尾接续上去,通过木棒的旋转,就能越接越长,最终得出一根长长的毛线。

  但是这样的毛线,很不实用。

  古人不傻,连稻草都能用来结绳编鞋,何况是手感这么好的羊毛?可是,按照这种传统方法纺出的毛线,不仅很粗,而且很是松软,轻轻一拉就能拉断,若要加大它的强度,就必须再用几股绳拧成更粗的毛线,可那样一来,这毛线的强度是够了,问题是太粗的线,是根本无法用来织布的,勉强织出来的布,因为经纬太过疏松,随手一扯就能扯散,这怎么拿来做衣?

  所以,羊毛线真正要派上用场,关键还得是在它的编织方法上面。

  胡迭记得,在他生活的时代里,市面上的羊毛衣基本都已经是机器编织的了,这些机制的羊毛衫不仅线用得更细,编得也更密,穿在身上一点也不压身,还非常的贴身舒适,但最初的羊毛衣并不是这样的,记忆中,小时候那段时间,母亲几乎是只要有时间,手里就会拿着几根竹签和一卷毛线在那里织衣,自己从小到大的毛衣,基本上都是这么织出来的,有时候小的毛衣穿不上了,母亲还会把衣服拆散,还原成毛线,重新织成更合身的衣服给他,在那个时代,这几乎是可以成为所有母亲共同的形象。

  遗憾的是,胡迭并不记得母亲当时是怎么打这些毛衣的,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关注过这点,拿着一截纺好的羊毛线,手捏着两根被大匠们打磨得无比光滑的竹签,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也不过是打出了一堆的死结,却是连一点头续都摸不到。

  必须得承认,在这方面,男人的天赋真的要比女人差很多。

  不过,这点困难显然不会把胡迭难倒,现代社会本来就是讲究的分工合作,从来没有哪个人能精通所有的岗位与技能,自己不会不要紧,找会的人来做就是了,新上任的大唐科学院正卿胡迭一声令下,整个长安城到处都贴满了他的招贤告示:但凡有人能懂得如何用一根粗线编出一块布的,到科学院献上此法,可领百贯赏金,贱籍者,可脱籍,但封赏只限一人,先到先得。

  一瞬间,整个长安为之轰动。

  百贯啊!这是什么概念?普通百姓家里,但凡能有十贯结余存款的,都可称得上是家境殷实,在长安城中,一套不错的宅院价格也就在百贯左右,放到周边的乡镇,十贯就可以买一亩上好的水田,一百贯的家财,哪怕你之前只是个乞丐,它都能让你在一夜之间成为人人羡慕的中产富裕之家,过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