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六回 斩除三尸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历来十分重视具有济世活人之功效的医术,作为道门问道修仙之重要途径的斩三尸,其过程与内容也体现了与医药养生学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尸又叫三尸神或三尸虫,也叫“三彭”或“三虫”,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下尸三虫,所以称为“三尸九虫”。

  三尸虫中之上尸名青姑,中尸名白姑,下尸名血姑,或言上尸称彭踞,中尸称彭踬,下尸称彭矫。

  九虫则指伏虫、回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鬲虫、赤虫和蜣虫。

  三尸是先天就伏于父母胞胎中的,并且随着人的降生而与生俱来,《太上三尸中经》曰:“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夜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录奏,欲绝人生籍,减人禄命,令人死。”

  三尸九虫之恶,不仅言人过失,引人出现过失,同时还是人体的糟践者。道教以治三尸为成仙之要,斩得三尸,即证金仙的观念在道教徒心目中根深蒂固。

  《太上三尸中经》说:“蛔虫长四寸五寸或八寸,此虫贯心人死。白虫长一寸,相生甚多,长者五寸,躁人五脏,多即杀人,兼令人贪食烦满。胇虫令人多咳嗽。胃虫令人吐呕不喜。膈虫令人多涕唾。赤虫令人肠鸣虚胀。蜣虫令人动止劳剧,则生恶疮颠痴,痈疖疽瘘,癣疥痫癞,种种动作。”记录了三尸戕害人体引疾病的症状。

  “三尸”就是寄生在人体内的害虫。

  “三”表示这种害虫数目巨大,“尸”则是这些寄生虫的名字。

  上尸寄居在脑后的玉枕穴里,是一种蓝绿色的蠕虫,长二寸,会引起人头部强烈的胀痛感。

  中尸居住在背部中央夹脊穴一带,脊椎两侧,是蠕虫的一种,比上尸略短粗,头部有一些须状的触手,一旦中尸偏离背脊,寄主就会受到驼背的困扰。

  下尸生活在尾闾**,有决定人类生死的能力。

  下尸是血红色的,浑身长着细密的短毛,裹在厚厚的黏液里。

  关于它的形状,一种说法是与蚕相似,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如同长到五个月大的胎儿。

  三尸除了寄生虫的尸体解释之外,还被认为是人体邪气所化。

  《云笈七签》卷八十一曰:“其三尸者,托阴气以为灵”,又曰:“人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

  无论灵或鬼,都是道门中极为常见的名词,其本质也就是天地间异于阴阳之气的邪气。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医学中认为人体之所以得病,便是因为外邪入侵所致,而三尸作为人体邪气,便不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