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二章 实验记录_无妄之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在广大人群中推广,使更多的人受害,更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然而,我手中的日记本所记载的东西,显然与上述不符。

  这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讯息,倒更像是战时被明令禁止的人体实验。

  据说最早在二战的时候,纳粹曾经对盟军战俘以及集中营里的犹太人,进行过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诸如最臭名昭著的冷冻实验,疟疾实验等。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也曾在东北三省秘密进行过类似的人体实验,他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做下的罪孽人神共愤。

  大多数记录的下方,只是留着试验失败那几个字,便再也没有下文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换来的确实一个又一个无辜生命的白白死去。难道,这就是整个“教化场”计划的真相吗?

  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我继续将日记本朝后翻动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猛地发现,教化场计划的实验的内容逐渐从生理层面,转化到了精神层面。

  类似于研究生长环境对于人性格的影响,以及研究死刑犯的性格中是否有着共通点。

  照这样来看,从1992年开始,教化场计划的实验方向。开始逐步转换成老严当初和我述说的那样。

  再之后,我果然在1992年的三月份,找到了老严当初和我说的个斯坦福监狱实验:通过将一群大学生关闭在监狱里面,分成狱警和犯提到人两方,介以研究人性的实验。

  从生理层面转化为精神层面,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变化趋势。

  难不成,是计划的操纵者突然意识到什么,所以才改变了实验的方向?亦或是他们觉得比起无意义的杀人,探究精神方面的问题,能够更好的找出些有价值的东西?不得而知。

  而也正是从1992年开始,实验的数目呈几何式的递增,以至于这本日记本中,将大多数的实验都给直接省略了,只记载了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记的内容也逐渐接近了末页,当我将打开最后一个实验内容时,泛黄的纸面上,印着这么几个字:

  1995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二,晴。

  代号:1667基于操作条件发射理论。

  伟大的心理学专家斯金纳曾经得出过一个理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将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对他有利时,行为便会在将来重复出现,不利时,行为便会消失。由此,人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影响动物的行为,类似驯化狗以及鸽子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和动物是有着共通点的,所以我坚信,同样的方式也可以作用于人类之上。若是能彻底强化人类的社会性,便能极大程度减少犯罪率,从而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若是这项实验达到成功,乌托邦,桃花源,将出现在现实之中。而我相信,这也是教化场计划存在至今的意义!

  。。。。。。

  从这之后,日记本便到了尾页。关于这项实验的具体记录,却是连一个字都没有。

  看着这项代号为1667的实验,一时间,冷汗不断顺着脊背留下。

  尘封的大门逐渐开启,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出。

  我突然想起来了,在很多年以前,曾经看见过类似的实验记录!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