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8章 最大高度_柳平秋清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笑,“我还年轻,绝对不会拿生命开玩笑的。”

  哈哈……

  众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心中暗赞,柳平不仅功夫高绝,更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柳教授,为了安全,飞机只能加半箱油,升空后,先适应一会儿,耗掉一小半燃油,再冲击最大高度。”

  邝院士把一张纸,递给柳平,“这是我们制定的飞行计划,你先看一遍,记在心里。”

  柳平把纸上的内容记在脑子里,把纸张还给邝院士。

  曲义正和邝院士把冲击最大高度,所要面对的困难,详细地讲了一遍。

  飞机机体承压能力,是影响飞机最高飞行高度的一个因素,当机舱内外压差过大时,对机体会造成极大的威胁(有可能造成飞行器解体的危险),现有的飞行器一般不能在飞行过程中保持机舱内恒压。

  所以,大部分航空器都用降低舱内气压的方法,以减小机舱内外的压力差。

  但减小气压,就会造成空气密度变小,空气稀薄。

  这样会使舱内人员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耳鸣、缺氧、呕吐等类似高原反应的症状,所以舱内压力也只能适当的减小。

  战斗机使用氧气面罩,所以舱内压可以减的更小一些,但也不能过小,造成人体内外压力差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

  剩余压力差就交给机体了,在一定高度后,舱内压力不再减小而飞机继续爬升,所增加的内外压力就全由机体承担了,当压差达到机体规定的最大承压能力时,飞行高度就不能再提升了。

  这两个决定性因素缺一不可,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对机体承压能力大大提高了。因此飞行器的动力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柳平意识到,冲击最大高度,不仅是对飞机机体抗压的考验,也是对人体抗压的考验,更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一旦出现耳鸣、缺氧、呕吐等症状,必须立即降低高度,乃至返航。

  “准备好了吗?”邝院士神色凝重,眼里闪过一丝担忧,但更多的则是期待和兴奋。

  “准备好了。”

  柳平点点头。

  “去换飞行服,我在飞机旁等你。”邝院士和曲义正带着试飞员向机库走去。

  柳平换好飞行服,赶到机库,座机驾驶舱。

  曲义正亲自检查各种设备的准备情况,头盔接入通信信号,关好机舱锁定。

  柳平驾机滑行道跑到。

  曲义正和邝院士已经试飞员全部走进塔台。

  “把天气数据给我。”

  曲义正拿起对讲机,“洞两,报告自检情况。”

  “一切正常。”

  “风俗三米每秒,方向北偏东,能见到三十公里,准许起飞。”曲义正下达命令。

  “洞两明白。”

  柳平慢慢踩下油门,拉起操纵杆,飞机轰鸣着升入天空。

  按照飞行方案,柳平要正常飞行一会儿,才能冲击最大高度。

  柳平知道即将面对艰巨的困难,内力在体内运转,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洞两,燃油情况如何?”

  半个小时后,耳机里传来曲义正的询问声。

  “即将达到要求。”

  “检查仪器仪表,五分钟后冲击最大高度,为了减少对身体和飞机的压力,以三十度角,斜着向上,冲击最大高度。”

  “洞两明白。”

  柳平有仔细地看了一遍驾驶舱你的仪器仪表,确认一切正常,深吸了一口气,飞机呈三十度角,斜着向上攀升。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