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6章 【改革与否决定天盛未来的兴衰】_重生之金融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私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创业公司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

  未来一两年,资本从扩张进入收缩的局面,创业公司的融资环境恶劣,天盛资本正好可以四处出击,在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还能够用更少的钱拿到更多的股权。

  届时,这些领域内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当中在未来崛起的公司,天盛资本都投资了它们,是那些公司大股东,这是天盛资本未来能够超过50万亿市值核心支撑逻辑。

  真达到这个高度,就意味着天盛资本已经和整个国家的命运完全一致了,国运强则天盛强。

  那么“蓄水池”的功能就会进一步扩大,A股市场接过楼市的蓄水池的功能是道阻且长,任重道远,但是天盛控股可以先行一步,率先承担并且已经开始扮演“蓄水池”的角色了,即便是迷你版的。

  但同时附带另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就是天盛资本现在的股权结构,最近持续回购让陆鸣个人就占了该公司总股权比例从之前的%上升到了51%以上。

  假如天盛控股未来的市值飙升到了50万亿的高度,那陆鸣一个人就拿超过25万亿。

  反过来讲,陆鸣如果不降低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不让郭嘉队的持股比例上升,那么天盛资本的天花板也差不多到了,因为国家不可能让一个自然人拥有这么多的财富。

  不说未来50万亿以上的高度了,就目前天盛控股的市值规模,陆鸣按目前持有的股权比例就让他的身价飙涨到了万亿的天文数字。

  比个人拥有这么多财富更重要的是,垄断!

  陆鸣知道再过个一两年,反垄断法就要出来,要打击资本的野蛮生长、无序扩张,而天盛资本一定是触及且已经结结实实的触及垄断问题。

  空前的市场支配地位、空前的市场垄断地位、空前的资本垄断地位。

  占一样都够一家公司喝一壶的了,天盛资本现在三样全占,光是在新能源车领域打造的“天盛系朋友圈”,整个产业链生态的上、中、下游的头部企业全是“天盛系”的玩家,天盛资本都是那些企业的大股东。

  显而易见,国家上层是绝对不允许天盛资本在未来垄断高端制造领域的各行各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电子制造等一系列高端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的大股东都有个“天盛”这个名字。

  那还得了?

  那岂不成了无冕之王?一个大中华区版本的三星且犹有过之?

  陆鸣大概率可以预判到,天盛如果不改革,反垄断的铁拳最多是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公司的天花板也差不多也就到这儿了。

  因为不改革,到时候就算陆鸣想在各行各业提供融资,钱也投不出去,在贯彻“资本无序扩张”的背景下是投不出去的。

  只有一种情况国家可以允许天盛继续扩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