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26章马尼拉新貌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施礼,目送着一行四辆轿车快速离去,眼神中充满了景仰之色。

  此时的马尼拉已经与六年之前截然不同,原本城市里低矮凌乱的木楼,狭窄的街巷还有各种胡搭乱建的窝棚全都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洁的街道,完善的下水道设施,一排排整齐的路灯,绿化带上的灌木丛姹紫嫣红,开满了鲜艳的花朵。

  历经6年持续不断的市政建设,在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庙宇,教堂及各种名人建筑和私家庄园后,原本环境脏乱差,晴天一片灰,雨天满街泥污水的旧城市,被大片大片的推倒重建。

  联通整个城市发达的下水主干道和支线,全都按照一级大城市标准建设,能够做到暴雨之后无积水,无大片裸露泥土,城市主干道有分隔绿化带,有路灯,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泾渭分明。

  城市中有公园,有绿地,有依山傍水的历史遗迹,每隔5~800米就能见到公厕,大街小巷道路干净卫生,不许吐痰,不许随意便溺。

  谷/span爱护环境的公示牌中英文双对照,围墙上可以看到大幅公益道德宣传标语;

  美好城市是我家,大家都来爱护她。

  社会公德从细微处体现,随意丢弃垃圾严管重罚。

  随意便溺可耻,踊跃举报光荣。

  维护城市安全人人有责,遇警请找巡逻民兵和皇家警察。

  改造过的城市合理划分为商业街区,居民街区,行政,司法警察和金融机构办公街区,休闲文化街区等用途,引入地产公司分别建设。

  根据规划

  凡是地产公司拍卖获得大小不等的地皮,都要缴纳一笔土地出让金和公建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民用及公益市政建设,公建用于修筑公建房,安置原本拆迁的棚户居民。

  公建房一般为6层,也有三层和4层楼房,大部分位于市郊区域,由政府方面招标的建筑公司统一建设,按实分配。

  被拆迁的户主可以凭身份证件摇号,决定住在几排几栋几楼几室,一般公建房的面积都不大,分为甲乙丙丁4种类型,最小的42平方二居室,最大的68平方小三居。

  具体能够分到哪一种公建房,要看拆除的是窝棚还是木搂,是瓦房还是船屋,都有相应的标准参照。

  不能说绝对公平,大体上拆迁户还是满意的。

  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和四面漏雨的窝棚生活质量截然不一样,由于马尼拉土地价值较低,政府对此还有大量营建补贴,但只限于拿到正式身份证的居民。

  且没有拿到正式身份证的土著,房子拆了也就拆了,窝棚拆了也就拆了,那是没什么补偿,更别提分到公建房了。

  当初城市改扩建的时候,也是有不少华人三教九流去闹腾,有的不想拆,有的提条件,有的干脆耍泼满地打滚,结果直接被武装民兵围起来,全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