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兵贵以杂利 人马先相亲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兵卒们才能不为外物所动,不被敌军所吓。”

  “是,将军远见。下官等牢记在心,今日就把将军的此令传下各营。”

  “骑兵对战的演练差不多后,即可推进下步,调步卒来此,进行骑、步对战。”

  “是。”

  再等骑、步对战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将骑、步带到野外,进行混合兵种的配合训练、彼此阵战。再等这个训练结束,严袭的五百甲骑与步卒、胡骑之间的战时配合应就足敌强兵了。

  西边的操练场上都是胡骑,约二百余骑,看旗帜,是两个整屯。

  两个屯分作了两块。

  一个屯在操练兵卒的近战格斗,大多学刀,少数力壮骁悍的学铁槌。

  铁槌此器,於下南北军中用者不多,尚未如后世普及,但此物乃是对付重甲骑兵的利器。

  原本时空中,隋唐之际,铁槌、铁鞭、铁锏等钝器之盛行,其源正是为克制南北朝时期的甲骑之无敌。甲骑人、马皆被铠护,箭矢不透,刀剑不伤,而唯惧铁槌等此类钝器。

  想那敌方甲骑冒矢蹈锋,耀武扬威,驰骋争进;当其时也,忽有猛士持槌杀出,奋力横击,槌已有十四五斤,借助马速,一击之下,管彼铠甲坚否,不当场吐血,也得落个内伤。

  唯是此器较重,寻常兵卒不好使用,因是,莘迩只挑了些气力雄浑的胡人学练。

  另一个屯则是在操练胡人的老本行,套索。

  套索的使用技巧,唐人的军官不太会,主掌训练的是胡人中善用套索的军吏。

  百数胡骑吹唇拍马,甩动套索,於奔驰中,朝立在场中的人形木桩上丢投。

  莘迩看了会儿,见这些胡骑大多五投两三中,说道:“等他们十投十中的时候,就把木桩撤下,换上羊群,使他们改套活物;羊群之后,再给他们提升难度,带之出营,教套奔马。”

  去年泽边,与郭白驹、索重部交战时,赤娄丹等部的胡牧虽是无法相抗,但也有一些勇士,很是用套索创造了点战果。

  莘迩便亲眼看到有胡牧远远地兜行诱敌,抛出长索,套中离队的甲骑,将之拽拉下马。

  前时与羊馥商量大练兵的办法时,莘迩将此事想起,就把此项列入了轻骑的正式操练项目之中。现今轻骑都是胡骑,未来有唐人加入的时候,也一样让他们学习此技。

  《司马法》说:“兵不杂则不利”,各种兵器要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威力。

  莘迩近读此书,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奈何他无有战阵的经历,目前来说,於军队的训练、编制、战斗等各方面,他只能是一边学习军事典籍的理论,一边吸取当下成熟的经验,同时从后世的见闻中汲取养分,算是摸索前进了。

  南边的操练场上,既有胡人的轻骑,也有严袭部下的甲骑,总约三百来骑,在分队训练。

  除此外,还有二百来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