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自古十二出良炮_西班牙14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迪南还准备砍伐大量白杨树、橡树、岑树,制作长条白杨木的弹药箱、炮架、车轮、轮轴等……

  山地榴可以发射的炮弹多种多样,像实心弹、榴弹、榴霰弹、霰弹或葡萄弹,发射药为黑火药,通常不到1磅,实心弹膛口初速650英尺/秒。所以一个弹药箱子里可以装八枚各型炮弹,比如说榴弹两枚啊,榴霰弹六枚,哦,还可以再塞进去一枚霰弹,这样就有九枚的装弹量,而且弹药箱空重就20磅,才九公斤的重量,比起普通12磅榴弹炮的弹药箱500多磅重量相比是天渊之别啊……

  不过,尽管轻便易携、功能多样是山地榴的重要的优点,但骡子的运载也并非完美。

  近代早期,给炮兵用的牲口主要就是马、骡子和牛。虽然骡子的载重量比马大,也比马好养,所以山地榴用骡子来拉,但其实野战炮兵一般不用骡子来拉火炮和弹药车:在猛烈的炮火下,马和骡子都会惊慌,不过马只是扬扬蹄子,而骡子则会尖叫打滚,根本无法控制。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山地榴仍然主要使用骡子是因为在丘陵地区骡子的通行能力比马强,而且在战场上,山地榴可以用人力推上火线,把骡子留在后方。

  不过从南军的一些糟糕的案例来看,这也不怎么靠谱。

  比如说共和港战役中,南军的一个山地榴弹炮连隐蔽在溪谷里,他们的位置很安全,北军的炮火根本打不到,但是骡子不知道思考,只听得到炮弹的声音,然后就一踢二跳三打滚,三四个人才能控制住这些家伙。

  好吧,斐迪南对此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唯一有点作用的就是在野战时引入军马——区分战争对象,对于摩尔人和印第安人这些弱鸡,当然就用骡子足够,这些人根本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即便摩尔人有些小炮,也压根不成气候。

  对于法国人的话,就要带上一些军马来挽载这些山地榴了,不然被法国人的炮兵吓坏了就闹了乌龙,不过16世纪初法国人的火炮和美北军显然是没法比的,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吧?

  ……

  嘿嘿,除了M1841式十二磅山地榴弹炮之外,斐迪南甚至还能拿出更轻便的火炮来,也就是十二磅臼炮,看来美国人的脑洞也是蛮大的。

  这种更轻便的臼炮,是M1838式24磅臼炮的缩小版,炮管75磅,橡木基座70磅,全部加起来竟然只有145磅,总共才60多千克,两个人就可以搬动。身强力壮的甚至一个人就可以。

  南北战争中真的涌现出很多神器啊,只是当时的美国和世界都没能意识到它们的深远意义,于是都被埋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比如说这一款,就是本书主角斐迪南二世和共产主义伟大导师恩格斯——没错,真的是伟大导师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