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76章 向晓涵的遗言_警察陆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点错也没有,”陆令看了看青山,发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陆哥,你说,这种事是不是真的有?”

  “这个本来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陆令道,“真实事件发生在1967年的加州,当时也是一模一样的五天实验,第三天就开始了失控。本来一个班上就30人参与实验,到了第五天就超过了200人。不过,最终去礼堂的时候,是播放了一下真实纳淬的实验等影片,让大家明白这东西的可怕,勉强解散了组织。后来,1963年,有位心理学家,叫米尔格拉姆,他做了一个服从实验,发现普通人对权威的服从和普遍性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

  “这两年好很多了,我发现网上很多人都不信任专家了。”青山道。

  “这并不代表分辨能力的提升,只是新的刻板思维罢了。你要知道,网上天天嘲笑电诈的人,很可能就是被骗的那个人。”

  “哦哦,是这样啊。”青山道,“要是这么说,电影拍的比现实更好。”

  “是的,老师最后希望‘处决’异端的那一幕,直接让多数人警醒,这比现实中给大家看影片要直接得多。”陆令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青山,你看完这部剧什么感觉?有没有感觉这种思维的可怕?”

  “没有。”青山摇了摇头。

  “那你是什么感觉?”

  “我就感觉那个女主角挺惨的,她明明是对的,却要被同学们针对。还有那个被欺负的小孩,他利用这个组织变得强大了之后,那么快就能变化那么大,说明他过去被欺负太久了,对不对?这就是被压抑之后的释放。”青山道。

  “厉害!”陆令点了点头,“没错。”

  “那我休息会儿,到了沈州我就醒了。”青山坐在这个经济舱有些憋屈,好在安全出口这里宽敞一点,他尽量倚靠着,睡了过去。

  陆令却在思考青山的话。青山虽然说也看懂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但青山更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每一个角色本身。

  比如说青山提到的那个女孩,那个第二天唯一一个穿自己衣服的女孩。

  陆令到现在都没有彻底明白,向晓涵为什么让陆令看这部剧呢?

  陆令曾经想过,可能向晓涵就是为了搞折腾陆令,故意把陆令喊回去,告诉陆令一个假消息,以此来完成心中的满足感。但这个说法很不靠谱,因为要想折腾陆令,其他的任何办法都比这个更直接更有效。而且,如果向晓涵能真正地提出一些线索,那么死刑会延期,现在可能还活着。

  那,既然不是折腾陆令,这部电影里到底有什么呢?

  除此之外,向斌之前想和陆令赌一把,赢了的赌注是让陆令告诉向晓涵,说向晓涵并没有错。

  向晓涵是做错了什么事吗?为什么向斌明知道向晓涵要死了,还要带过去这句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