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汪氏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说道:“臣妾多谢殿下。”

  大本堂是什么地方,汪氏也都知道了。乃是皇子以及勋贵子弟读书的地方,可以说是大明教育资源最好的地方。

  别人进去,自然是千难万难了,但是对与太子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对汪氏来说,却是天大的恩典了。

  朱见濬给了这个恩典之后,才将朱祁镇刚刚要求说了。

  汪氏泫然雨泣说道:“臣妾不过山野之民,能得荐殿下枕席,已经是万幸了,岂敢有他念?”

  朱见濬叹息一声,说道:“你如果不是瑶人,即便是皇后,孤也给你争一争,只是而今,”说到这里朱见濬唯有长叹而已。

  很多事情不用朱祁镇说明,朱见濬也是知道的。

  汪氏不是汉民,是不可能做的了大明的皇后的,甚至为一个妃子,已经算是朱祁镇开恩了。

  寻常家庭娶妻纳妾,尚且要求一个家世清白,但是汪氏是什么身份?

  说好听点是瑶民,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刚刚安抚下来的叛民之后,她的身份是决计不可能染指太子妃宝座的。

  “不过,你放心便是了。”朱见濬说道:“孤会吩咐太医,小心用药,将来等太子妃诞下嫡子,孤会给你一个儿子的。”

  朱见濬如何安抚美人就不用说了。

  接下来他就忙了起来。

  一方面要开始准备成婚的事情,一方面也要多去后宫之中,拜托太后与母亲选一个好一点的太子妃。

  另外一方面,朱见濬也与自己当初的同学频繁的走动。了解一下而今京师的变化。

  毕竟,对于太子来说,他的根基永远是在京师。

  如此一来,他越发感受到了一个人的能力,那就是而今的大兴县令刘大夏。

  就这样一晃过去,正统二十五年就这样过去了,来到了正统二十六年。

  在春天里选了一个黄道吉日。

  太子成婚了。

  太子妃人选是皇后与太后选定了三个人,最后呈给了朱祁镇。

  朱祁镇圈定了张氏。

  朱祁镇看他的父兄都是京营士卒出身,在正统之间征战之中屡立战功。但是也却没有什么高官,家中最高的官职,却是他的大哥,不过是一个千户而已。

  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籍贯江南,跟随迁都,落户顺天府的军户家庭,又因为朱祁镇的军制改革,给他们上升空间。

  家中一些人还在水利学堂,刑名学堂学习。

  大多都是朱祁镇新政的受益者。

  朱祁镇并不在乎,新媳妇长相如何,毕竟是层层挑选出来的,自然不会差了。他在乎的是新媳妇的政治倾向。

  毕竟,北宋变法的史书,朱祁镇而今反复读,其中后宫之中的影响力,可以说感受颇深。

  自然要确定这一点了。

  未来的皇后,甚至是皇太后,太皇太后,不能坏了他的大事才行。

  太子大婚自然有一番礼仪。

  北京城之中举城轰动就不用说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