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谦侧目,就是西宁李家本身的实力就足够雄厚。

  因为西宁李家不仅仅在卫所任职,还是土官。

  西宁李家,祁家,陈家,都是西宁土司,各自有各自的土地。而当初李英下狱的重要罪名之一,就是李家侵吞民户七百余户。

  李家将朝廷的百姓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而七百余户是什么概念。在明代平均一户有四五人。七百户也就是三千多人?而之前官府档案之中,西宁百姓总共才一万五千多口。

  也就是李家侵吞了近五分之一。

  而且这仅仅是侵吞,还不算李家原来的拥有的人丁。

  这也是为什么仁宗皇帝优抚李家的原因,因为在西宁这个地方,李家的人丁未必比西宁卫的人马少。

  而李家还在西宁卫中任职。更加自己的影响力渗透进西宁卫之中。

  近乎割据的局面了。

  朝廷未必对付不了他们。但是实在是鞭长莫及一些。

  所以即便不看会宁伯的面子,西宁李家也称得上地方豪强。

  甚至不用调查,茶马走私贸易如果能绕得过西宁李家,才是咄咄怪事。西宁李家也是松潘各部惹不起的大人物之一。

  西宁李家而今主事者,乃是李家二房李文,乃是会宁伯李英的侄子。坐镇西宁倒也是有些战功的。

  不过于谦细细探查,李文的战功也是多借助李家的实力而已。李文的实力用多少能力,倒是未必。只是李文在政治上足够敏锐。

  似乎与现任会宁伯李咏沟通过。当于谦一上任,他就过来通秉内情,将茶马贸易的内幕一古脑捅给于谦。

  以求代罪立功。

  于谦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的将走私路线一一封锁起来,其中未必没有李家的帮助。

  这却是丘浚所部知道的。

  可惜,即便这样于谦也不能放过李家。

  倒不是于谦小气,翻脸不认人。而是于谦太明白了。如果朝廷在西宁卫没有足够的话语权,那么茶马贸易而今整顿过后,不过两三年,就会变成原来的样子。

  之所以茶马贸易荒废。其实与大明太祖对西宁湟一代才用土流杂用,而统治手段也是以卫所为主。

  在卫所制度崩溃,各级卫所官员侵吞屯田,卫所几乎成为了世袭军官世袭罔顾的家业田产,政府的权威荡然无存。

  这样的情况之下,奢求茶马贸易的正常进行,岂不是缘木求鱼?

  所以于谦觉得保证茶马贸易,就必须整顿西宁等卫所。

  改土归流,这个时候并不合时宜。毕竟大明大敌在北,在青海这里闹出事情来,反而会分散朝廷的注意力。

  但是整顿卫所,却是大明自己的事情了。

  如果实在不行,就重新将西宁卫变成西宁州,设立流官管理,恢复最基本的行政秩序,甚至于谦想今后巡视茶马的御史,常驻西宁,形成常态,才能将茶马贸易控制在一点规模。

  并不是不会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