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迷,但是朱祁镇对征东军上下,却是毫不掩饰的。

  故而谁都知道,这朝鲜今后就是大明的版图了。

  自然要严肃军纪。

  只是大明的军纪,已经是一个痼疾了。

  太祖时期军纪还算不错,太祖皇帝之所以得天下,其实就是因为太祖皇帝,乃是元末各路义军之中,军纪最好的。但是靖难之后,大明军纪就不大好了,却是因为在靖难前期,太宗皇帝艰难之极,做过不少让文官为尊者讳的事情。上行下效,下面自然学样。

  当时也是非常之时,解决非常问题的,非常办法而已。

  但是开了一个头,下面就不好收尾了。

  更不要说,随着卫所制度的崩溃,士卒供给困难之极,衣食无着,只能去抢,这种根本性矛盾不解决,想要士卒军纪变好,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今也是如此。

  越过了鸭绿江后,京营的军纪保持的很好,因为京营每年十二两银子,军营之中还管吃喝用度。

  而辽东军的军纪就不行了。

  一来是习惯,二来就是穷了。

  但是王越,眼睛里面不容沙子,进入安州之后,一口气砍了十三名将领的人头,让曹义大怒,在鸭绿江畔的鏖战,都没有战死这么多将领,没有想到大胜之后,反而正了军法。

  曹义与王越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王越也不得不改变自己办法,将缴获的大量物资,先行犒劳军中,然后重申军法,这才将这一场风波过去了。

  当然了,两人各自上本,直抵君前,那是免不了的。

  朱祁镇见到两人的报捷文书之后,大喜过望。

  不到三个月,就有如此决定性胜利,今后朝鲜战事固然一时半会,结束不了,但是总体来说大局已定。

  甚至可以因粮于敌了。

  比如王越这一次犒赏全军,就洗了安州地皮,再加上朝鲜军队遗留下来的大量物资,才能做到的。

  即便如此,也大大降低了朱祁镇的财政负担。

  无他,今日入春以来,大旱。

  这一次大旱不仅仅是波及河北,而是南到江西,北到河北,西到山陕,都是下雨很少。河北倒也好一点。

  毕竟河北水利覆盖面积,仅次于江南。

  即便是旱情之下,河北粮食虽然减产,但是依然有收成,当今的夏税还是能够完成的。但是江西就不一样了。

  江西巡抚韩雍的奏折之中,朱祁镇看到了江西吉安为中心,大旱三年的残酷局面。

  江西乃太祖皇帝龙兴之地,人烟稠密,百姓富庶,前两年大旱,虽然有些困难,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能够熬过去,赈济人口,在十几万,到三十几万之间。

  但是前两次大旱,已经耗尽了江西的元气,而这一次大干旱,受灾人口在百万之上。

  百万人口,三十万户,已经是江西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了。

  任何事情乘以百万都是一个大难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