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徐有贞致仕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徐春申的一面之词。

  朱祁镇知道大概率是真的,但是他觉得查徐有贞未必能查出来什么?

  因为徐有贞本身就是刑部出来的,他能让别人查出自己的把柄,再加上徐有贞的身份,定然不能严刑逼供。

  这个时代的侦查力量,真未必能查出来。

  最后,也要给内阁大学士留一下体面。

  徐有贞连忙谢恩,说道:“老臣谢过陛下。”

  朱祁镇说道:“卿此去。今生未必能见了,先生可有教我?”

  这是朱祁镇对每一个致仕老臣所说的话,到未必要让徐有贞说些什么?

  徐有贞长叹一声,说道:“臣品行不端,本不该进言,只是陛下有问,臣不敢不言,百官的俸禄,不能不调整了。”

  “臣为大学士,俸禄钱粮各半,一年八百石,陛下有心,令老臣食三俸,一年不过八百两上下。”

  “老臣并非贪财,只是家中花销也多,韩首辅乃家中富豪,他这些年多取家中财产为用,但是其他官员,多半入不敷出。”

  “这才有今日之事,老臣悔之深矣。”

  “只是老臣尚且如此,其他大小官员,又当如何?”

  “臣不是为自己的开托,实在是太祖定下来的俸禄,已经不能行于今日了。”

  “臣知王恕此去江南必有所得,臣以为商税收上来之后,最重要的是增加百官俸禄,否则今后官员贪污的情况,会非常普遍。”

  朱祁镇听了,心中也知道徐有贞所说的是实话。

  正统三十年之后,朱祁镇开始变法的时候,大明的社会风气有了极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其实就来源于辟雍之会。

  在辟雍之会后,理学式微,虽然有各种大儒提出各种理论补救,但是已经不能挽回他们摇摇欲坠的地位。

  这给很多人内心之中极大的震动。

  毕竟从小读的书一下子被否定了。

  这种思想上的震动,自然要反应在其他方面,绝对不仅仅是各种思想发萌那么简单。

  而这个时候,朱祁镇的变法,为了很多商人开了绿灯,于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寒窗苦读多少年,却比不上一个读书不成的商人。

  这种心灵上的打击,也是一个原因。

  再加上,社会繁荣,商业化加快,各种诱惑的增加,等等原因,让很多官员的品行,都大不如前。

  这并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群体性的问题。

  就好像而今老人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受不得委屈,动则辞职一样,在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大明官员之中,有大量理学信徒,他们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坚守道德品质,当然了,有时候也是老顽固。

  但是而今,这样的官员大大减少了。

  朱祁镇也要承认,这也有他的原因。

  因为这样的官员,都是新政的强烈反对者。

  朱祁镇不得不让一些品行上有瑕疵的官员上位,比如徐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