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四十章 靖边的诸王!_我的蒸汽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虽然大规模北伐已经停止八年了。

  但是五军都督府这边,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事推演。

  不管是从大宁出,还是从辽东出,亦或者从喜峰口、太原、大同、平凉等地出兵北伐的计划,五军都督府这边都做过。

  现在他们只需要将之前做过的北伐方案拿出来,修修改改一下,选择一套最适合现在情况的,递交给洪武帝即可。

  倒也不难。

  应天府的中枢这边,确定了来年将会北伐的大战略后,五军都督府这边,就准备通知塞王,让塞王们整军备战了。

  塞王。

  是洪武帝在尊王攘夷思想下,制定的镇守边塞扩土开疆的藩王!

  所谓塞王出镇,即塞王受封某地,负责该地区镇戍征伐,并代表朝廷监临当地军政。

  这种受封并非实封,是封藩不治藩,仅取“封建之余意”。

  主要职责在于军事镇戍。

  简单的说,就是只治军,不治民!

  所有塞王,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

  诸王靖边,至少在洪武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北蛮每年都会多次南下扰边,但是都被诸塞王给挡住了,并且痛击了回去。

  从洪武十一年开始,诸王陆续封镇边疆后,北蛮就很难再出现马踏长城,南下劫掠的事情了。

  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洪武帝设立了九个边防重镇,封了十三位塞王。

  全都是直面北蛮兵锋的塞王们统军与北蛮相抗。

  所以大明如果要北伐,那肯定是会事先通知九边塞王的。

  虽然最近三五年里,洪武帝多次削减了塞王们的“常备军”和护卫等职权。

  但是在战事要发生的时候,这些塞王都还是会获得中央赋予的统战权,统领和指挥边军。

  没办法,这几位镇守边塞的王爷们,是真的很能打。

  晋王、燕王、宁王、辽王,还有今年年初的时候刚被下毒害死了的秦王,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在中枢的这些开国大将都凋零的差不多了之后,现在大明最能打的将军们,除了彭破虏等个别几个勋二代之外,就是这些塞王们了。

  洪武帝一共封了十三位塞王到九边,不过有四位还没有就藩,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位塞王。

  而代、肃、辽、庆、宁五王多是洪武二十五到二十六年才就藩的,领兵的经验并不足。

  真正有过北伐经验,并且指挥过多次大战役且胜了的,就只有秦、晋、燕、齐四王。

  秦王年初的时候又薨了。

  所以实际上这次北伐能够堪当大任的,就只有晋、燕、齐三王!

  五军都护府这边制定的作战方案,也是以这三王塞王,以及中央支援的将领为主的。

  特别是最靠近河套地区的晋王,更是要承担最重要的职责!

  在确定了来年要北伐收复河套后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