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十九、古埃及一日游(下)_城管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2000年直到中世纪,这种桨帆船在地中海区域被沿用了三千年之久。可是严格来说,在希腊罗马的时代,这样的船舶甚至还谈不上真正的帆船,而只是带有单桅帆的划桨船而已,在有顺风时可以用风帆来代替桨手,使桨手们得到短暂的休息。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古希腊人的船只还是只能依靠人工划桨来前行。在某一层甲板或某几层甲板上,通常设有两排长长的木椅,奴隶或者是水手们并排坐在一起划动船桨。就连航行的方向也是由专人指挥,用鼓声或号声来调动这些划船的奴隶。这就意味着船的体积越大、吨位越高、速度越快,需要的划桨手就越多,每天消耗的粮食和淡水数量也就越可怕。

  所以,以撞击和跳帮为主要战术的古希腊战舰,为了追求冲撞的威力,不得不拼命增加划桨座位,以至于一艘四十吨的三列桨战舰里要塞进去一百七十个划桨手和三十个士兵,船舱里挤得跟现代的东京地铁相差仿佛,在行船一天之后,舱内空气就污浊得臭不可闻。而商船为了降低运费,只得尽量减少划桨手,虽然备有船桨,但只在进出港口和长期缺乏顺风时才使用,以节省人工费的开支,但是这速度嘛……除非是乘着测算好的季风而行,否则就只能走走停停,慢得好似蜗牛了。

  除此之外,船底的渗水在这时代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虽然早在几千年之前,中东地区的先民们就学会了在木质船底涂抹沥青来防渗漏,但在远离天然石油产地的希腊等地,沥青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而桐油等其它防水涂料也没有发明,船只在长时间航行之后,船体的木头会被水浸透,大大降低性能。所以只要条件允许,船只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拖到岸上晾干,同时用植物纤维堵塞和修补那些渗水的缝隙。

  如此一来,地中海上的贸易物流就变得更加缓慢,船长们能够每年出门做两次长途生意就算是勤快了。

  “……哎,你能想象吗?格劳斯小姐,从亚历山大港到黎巴嫩,这么短的一点路程,这个时代的商船竟然要走走停停地航行上一个月!理由是风向不顺和必须定期靠岸修船!”

  王秋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抱怨说,“……除了速度太慢之外,船只的数量也很不足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原本曾经拥有一支五百艘船的商船队,可是却在庞培和凯撒的混战之中被烧了精光。之后花了大半年时间,才勉强购买到了大约三十艘船,期间还因为风浪和海盗而损失了几艘……如今偌大一个亚历山大港,居然平均每星期才有一艘商船进出。这物流速度可真是够呛。各种商品是卖不出去,也运不进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商船的体型也太小了吧!”简妮指着面前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