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章 谁写的_带着系统回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在方坚决不认同这种不剿匪也是政治正确的理论,话说之前他还给蔡姑娘出了注意,故意买通了一个温和山寨试图扮演苦肉计,打算造成池州境内的大新闻,进而掀开池州境内的剿匪呢。

  只是说面对蔡攸这样的人物,现在火药味那么浓厚,苏在方真不敢随便说话了。

  张纪㜣倒是不怕蔡家的人,不过暂时表现的很宁静,把蔡攸的话仔细想了许久。

  客观说蔡家的为政思路和官声道德那真不敢恭维,是肯定有问题的。可惜在这个比烂的时代里,就张纪㜣所知,赵挺之做的那也真不地道,作为蔡京系的叛徒,上台后一刀切大转向,从政治技术上讲本身就是错误的。

  从品行道德讲呢,老赵相公的改革不是为了国朝利益,而是为了把老主子蔡京系全部拖走打死,想走出蔡家的阴影。于是这就不可避免的把中书门下这个国朝政策公器,带入了报私仇的路线之上。

  其后赵挺之很聪明的借助了一群声望隆重的大儒助威,又打出了清楚腐败保护民众的严打口号,一时之间看似声势浩大,却就是处于失控的边缘。

  蔡攸未必是什么好人,所说所讲……也有为蔡家推卸责任的嫌疑。但既然是辩论就必须给他申辩机会,现在听完后张纪㜣也楞了少顷,觉得在技术上他有他的逻辑和道理。

  “那知州大人以为,此局如何可解?”

  这是张纪㜣在这论坛第一次发言,好奇的看着蔡攸。

  这真不是一般人,所以蔡攸很客气,略苦笑的神情摇头,“先生之提问还真难住了本州,池州现为国朝金融命脉,一定不能乱。具体怎么处理本州真不知,不过有一点很确定,没把握的时候多看少动,这在任何领域都基本错不了,先生以为然否?”

  张纪㜣迟疑顷刻,只得微微点头,“大人所言有些道理。”

  苏在方心中苦涩,原本还以为张纪㜣会以新奇的观点和特别的威望猛反驳蔡知州一把,为书院以及发言学子挽回些面子呢。

  另外张纪㜣又想到了早先那篇赵诚的策论,那思路张纪㜣不喜欢,但也不至于反感。于是之前没太在意,现在听闻了蔡攸的一番颇为激烈的吐槽后,张纪㜣发现,一些思路上赵诚所论和蔡攸的一些观点汇集了,重叠在了一起。

  蔡攸的执政理念和思路的确是有问题,但限于角度新鲜以及他特殊的身份,既然两种观点汇集重叠后,也导致张纪㜣颇为惊讶的又朝赵诚所在的远处看去了一眼。

  迟疑少顷,张纪㜣从袖口中把那份早先没看完的文章拿了出来,开始观看后半部分。

  在这之前限于家学影响,限于父亲张叔夜是个大枪杆子性格的酷吏,张纪㜣是在一些方面的思路是真喜欢简单粗暴的枪杆子思路的,于是非常喜欢《管子》第一讲课程中赵诚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