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常有凌云志,西湖论剑时_千古英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滚滚钱塘江,悠悠西子湖。

  三月初九,西湖论剑的日子。

  在烟波飘渺、水光潋滟的西子湖畔,有一片古朴典雅、山光水色的建筑院落,院落正中央,一柄高七丈二、宽六尺三的剑碑,剑尖直指苍穹,巍峨耸立,气势磅礴,令人肃然起敬。

  这里就是闻名天下的“南雍剑碑”,南雍立国后,定都临安,在钱塘江边,西子湖畔,建了这座“南雍剑碑”,昭示着南雍帝国仗剑北上,誓要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冲天豪气。

  剑碑周围是歇山顶建筑,格局开阔,气势宏伟,廊腰缦回,行走其间,甬路通幽,浓荫蔽日、树影婆娑,让人心旷神怡。

  建筑群落,廊庑俱全,檐牙高啄,连绵相接,偶有重檐,叠层登高。

  凭栏远眺钱塘江,漫漫江水,其势如铺。

  俯瞰烟波飘渺的西子湖,水光潋滟,山色空蒙。

  剑碑前方,地势平整阔大,中间凸起三尺高的圆形大平台,直径达五丈有余,这就是演武台了。

  演武台四周边侧,挺立四根丈高立柱,柱上雕刻有龙纹图案,彰显南雍国运昌盛、征战四方的图腾寓意。

  台基座落于南侧,六丈高旗杆,卓然屹立,“西湖论剑”四个隶书大字,恢宏磅礴,迎风招展。

  西湖论剑,场地简洁,平坦阔大,昭示着南雍建国之初朴实无华的赳赳武风。

  周边几十株高大的松柏树下,人群熙攘,群情耸动。

  虽是辰时,但天空却是黯淡深沉,铅云笼罩下的西湖上空,阴霾肃穆,凉风飕飕。

  今天是南雍武学之士翘首以盼的日子,“文有科举春闱,武有西湖论剑”,每年二月九日的春闱和三月九日的西湖论剑,这对于南雍有志之士来说,是改变命运实现心中抱负的重要日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闱由礼部主持。

  西湖论剑,则是兵部牵头,每个门派报一名弟子参与。论剑当日,很多庙堂权势人物、疆场军武之士都会亲临现场招揽人才。

  彼时,南雍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三级制,最高一级为路、次之为州、其下为县。拢共有十六路,一百二十五州,七百多个县,学院、剑府、门派林立,有上百个之多,最后选出八个门派参加西湖论剑。

  剑碑一侧,地势高阔处,依次摆开九把梨花木椅子,端坐中间的青年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头戴束发羽冠,丹唇外朗,面如冠玉,身穿灰色四爪蟒袍,英气勃勃,浑身散发着王贵之气。

  此人正是当今大皇子雍坦,左侧坐着的赫然是一袭白衣的端王雍汝愚,玉树临风、一脸和畅,右侧的中年面容清矍,一身三品官服正襟危坐,此人是南雍兵部侍郎孟玠。

  往年的西湖论剑是兵部官员宣布比武开始,今年大皇子雍坦身份尊贵,亲临现场,但按照规制,也应该由兵部致开幕词,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