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势如破竹 第十五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

  “你们同意了丁立大人的提议?”李弘略显诧异地问道,

  “河北的财赋能够支撑吗?”

  “开挖一条连同冀州南北的沟渠,的确耗费巨大,但现在不挖也得挖。”李玮苦笑道。

  冀州的流民太多了,土地已经严重不足,无法安置他们屯田了。按照诸府的初步估计,无田可耕的流民大约有两百万左右,这些人所消耗的赈济粮食非常惊人。

  为了减轻河北的粮食危机,尽可能筹措更多的粮食用于赈济,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本该服徭役的河北三州百姓安心耕田,让他们用家中多余的粮食充抵徭役。

  这些征缴的粮食全部用于赈济流民,而这些流民就代替河北百姓服徭役。

  如此一来,河北的粮食危机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河北的百姓可以暂时摆脱繁重的徭役,流民可以一直吃饱肚子。

  但因为流民太多,徭役总量太大,无论是修缮城池还是疏通沟渠,都要不了这么多人。

  于是司马府经过慎重考虑和仔细测算,决定充分利用这些流民的力量,提前开挖贯通冀州南北十几条大小河流的

  “中兴渠”。李弘听完李玮的解释,马上问荀攸、张范道:“长公主和府内诸位老大人都知道这事吗?他们是否同意?”荀攸和张范连连点头。

  “开挖中兴渠耗费巨大,虽然民夫和徭役的问题解决了,但钱的问题怎么办?”李弘望着荀攸、李玮、谢明诸人,十分严肃地说道,

  “如果你们提议增加赋税,我绝对不会同意。”李玮对荀攸悄悄使了个眼色。

  荀攸是长公主府长史,年纪资历名望都很大,李弘很尊重他,一般他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李弘都不会发火,而是仔细聆听,反复考虑。

  现在很多时候,李玮、谢明,还有去年从边郡返回邯郸的唐放、宋文等人如果碰上棘手的事,都让荀攸出面和大将军细说。

  荀攸轻轻咳嗽了几声,然后慢声细语地说道:“大将军这几年先后在北疆、冀州和幽州大力推行农工商并重之策,鼓励各阶层营商致富,货殖商贸因此发展很快。商贾多了,富了,税是不是也应该改一改?商贾太富,对朝廷不是好事。当年孝武皇帝推行告缗令的原因是什么,大将军难道忘记了?”

  “不行,这事绝对不行。”李弘断然否决,

  “现在的商贾虽然富裕,但和孝武皇帝年代的商贾比,还是有天壤之别。董卓当年颁布告缗令,对商贾的打击很大。这事才过去几年,商贾能富到什么程度,我们心里都有数。税制绝对不能调整,这事不必再议。”荀攸和三府大吏面面相觑,一脸难色。

  “那么,为了节省财赋,大将军今年就不要出兵兖州。”荀攸手捋长须,一字一句地说道。

  李弘愣了一下,随即脸色一沉,十分不满地说道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