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无心插柳_上海繁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角落里都能体现到,也都能看得到。

  进了车间,只见洁净整齐的环境和次序井然的工作程序,看过那些先进的机器和流水线,那些工人熟练的操作水平,作业现场井井有条的管理,完全能真切感觉到台沪公司现代化的实力。

  其次是工厂的现场管理和效率。车间物品的摆放整洁有序,都是按照拿取时间最短的原则,所有的操作都有严格的标准流程,不像印象中的印刷企业,印刷环境充满了随意性,典型的脏乱差。

  在中午休息间隙,每个工人都会自觉把自己的区域整理得井然有序,保持洁净。车间操作者对质量控制很严格,所有的印品都要做专门的检查。肖云华说道,有一些活计,客户要求很高,不允许有瑕疵,特别是药品和食品的说明书。

  第三是作业流程和节点的规划布置,特别是体现在核心的印刷机操作间的设计。印刷厂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想要印刷出高质量的成品,印刷机所处的环境就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车间良好的环境,整个车间都做到了恒温和恒湿,车间里还安装了排风装置和加湿器,照明灯也是按照印刷机摆放的位置而做专门的设计。

  肖云华告诉王一元,说道,这里车间的印刷工随时随地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这是印刷操作工的基本工作之一,所以厂里的印刷机都保养非常好。

  他还说,公司里有两台滨田的印机都已经超过十年了,由于保养得好,机器看上去还像新的一样,这样印品质量也能够得到很好保障。

  王一元对精益化管理和6s管理都不陌生,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和素养,自己原来在宁波的工厂都曾有亲身实践和推行。

  但他觉得要和现在的台沪公司比较,明显差距还是相当的大。所以王一元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次难得的实践和学习中。

  半个月下来,王一元对印刷厂的各种各样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对从设计,制版,印刷,装订,包装到物流的整个生产流程,都有了直接的印象和体验,基本掌握了与印刷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语言。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学习和比较,王一元认为和以前的工作单位比较,两个公司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生产的管理者身上,特别是生产管理者的职业化素养很重要,企业老板的管理素养更重要。

  最后的几天,他利用空余时间,结合自己在工厂的所见所闻,和自己以前在宁波工厂的6s模式生产管理上的经验,就台沪公司车间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生产组织和协调安排的合理性进行以及生产流程的衔接,车间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形成了一个洋洋洒洒五千多字的书面建议,私下里报告给了公司主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