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三十年河东_上海繁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宝山那边。

  下午,王一元三人,加上胡建国,刚好坐满一个小车,一行人就去宝山看机器。

  机器所在的地方也是一个江西人开的纸箱厂,在顾村靠近外环的位置。不过现场看上去,这个纸箱厂的生意明显不是很好,正是工作时间,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不紧不慢的干活计。

  工厂的老板显然和谢老板很熟悉,年纪看上去也和谢老板差不多,五十几岁,姓杨。他和谢老板等人热情的打过招呼,解释说道,是这样,工厂现在生意不景气,所以也没有多少工人,都是在做着扫尾的工作。

  他说道,上午谢老板打电话过来,说的那个小型的机器就在那里,我们过去看看?

  一行人走过去厂房的西北角落,只见是一件件的机器整齐的摆放在那里,只不过看上去应该是存放了有很长时间,上面都落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肖云华和胡建国走进去,拿过杨老板递过来的抹布,在机器上使劲的擦了擦,使上面的商标铭牌终于比较清晰的露了出来。王一元也凑过去一看,是北人无锡工厂的开槽机,只是有一些年头了,上面钢印显示的出厂日期是一九九九年的十一月。

  接下来的几台设备,除了厂家不一样,日期大致都差不多。杨老板说道,这套生产线,是同一个时期配置的,后来因为业务方面的调整,其实都使用并没有多长时间,就闲置下来了。

  肖云华和胡建国还在其中擦擦弄弄,两人不时的互相交头接耳的讨论上几句。只一会儿,肖云华先出来,拉了王一元到一旁。王丽萍见状,也跟了过来。

  肖云华小声的说道,如果光看机器,应该还是不错的,我们还特意查看了这几台机器设备的齿轮和传动链条,看上去比较新,磨损都是不多,甚至于有些连齿轮油都还是原装,没有换过,应该是使用都不多长时间。

  王一元点点头,说道,好的,我心中有数的。

  令王一元以外的是,这位杨老板的报价,却是大大的高出了他们几个人自己心里的预估。肖云华当场就没忍住,说道,杨老板,你这个价格,再添一点,现在就完全可以购置出一套全新的了。

  杨老板辩解道,我这套流水线,都是当时最好的配置,购进的价格也比较高,我都有单据给你们看的。

  肖云华说道,杨老板,你说的可能都是实话。可是你应该也是知道,这个机器的价格,这几年都是再大幅度往下调整的。同样的机器,光是价格上,以前和现在怕是不好比较的,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他继续说道,并且这个二手的,和新的机器,也是没有多少可比性的。新品的价格和处置的价格,它能是一样的吗?

  杨老板嘴唇动了动,好像还有很多话要说。

  这时候王一元适时插话,说道,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也不要伤了和气。这样吧,杨老板,我们回去再商量一下,到时候我们给谢老板准信,让他给你回话,好吗?

  回去吴泾的车上,谢老板也是很有感概,对王一元他们说道,这位老表,杨大老板,是和我同一个乡里,也是同一批出来一起到上海来讨生活的。都是乡里乡亲,讲实话,我的这位老兄曾经也是很风光的,只是现在,看到他的这个境遇,没想到沦落到要卖机器了。

  只能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谢老板突然之间好像就充满了回忆和惋惜,他深情的说道,哎呀,人这个东西,很多时候真是没法说,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命运吧?有时候想想,人不认命不行。

  王一元等几个人听谢老板说的这些话,一时都没有话好说,只是在心里却也是唏嘘不已。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