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消失的信号_超级机器人分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新所在的A350客机300公里外的地中海上空,一架E-2C“鹰眼”舰载预警机正在沿着非洲大陆的领海基线向西飞行,机载雷达正时刻监控着陈新的动向。

  这架购自美国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目前服役于法国海军航空兵,主要装备在“戴高乐”号航母上。

  有“欧洲旗舰”之称的“戴高乐”号是法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也是shijie上惟一一艘非美国的核动力航母。据称,其作战能力仅次于美国大型核航母,综合作战能力要比法国之前的“克莱蒙梭”级常规动力航母大6倍。

  “戴高乐”号航母1986年开始建造,1994年建成下水,1997年进行武器装备shiyan,1999年1月进行海上shiyan,2000年11月进行远航shiyan,历时15年,耗资800亿法郎。原jihua耗资120亿法郎、1996年即加入现役,但自1994年5月7日下水以来却历经磨难,陆续暴露出方向舵震颤、发动机故障、隔音不完全、核反应堆耐压壳龟裂等诸多问题。

  后来据法国媒体披露,所有这些问题都源于设计不合理和质量不过关。

  例如,“戴高乐”号下水后才发现飞行甲板太短,无法供jihua装备的E―2C“鹰眼”预警机起落,不得不返回布雷斯特造船厂全面检查,最终将斜角甲板跑道加长4.5米才解决了问题。

  令人吃惊的是,2000年11月,戴高乐”号在北大西洋进行首次远洋shiyan时,在它以25节航速从法属西印度群岛的瓜德罗普岛开往美国诺福克海军基地途中,一部螺旋桨的桨叶突然断裂,沉入大西洋洋底。

  “戴高乐”号不得不以14节航速返航,原定在完成历时6周的远航shiyan后于2000年12月23日正式服役的jihua就此泡汤。此外,还有更为离奇的问题。

  在试航中,“戴高乐”号的冷却系统线路和核反应装置没有任何接触,丝毫起不到冷却作用。就连水兵们用的洗衣机也出了毛病,所有滚筒若是全速运转起来,整个舰体都会出现难以忍受的震动!

  然而拖着“抱病之躯”的“戴高乐”号却总爱冲锋陷阵:参加阿富汗战争,攻打利比亚,甚至去索马里打击海盗――尽管不到1天即因jishu故障被召回。

  虽然“戴高乐”航母本身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上面装载的舰载机却无愧于shijie一流水准。

  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M3舰载战斗机以及向美国购买的E-2C空中预警机,使得“戴高乐”号具备了强大的对空对海作战能力。

  特别是E-2C“鹰眼”,上面装备的AN/APS-125/145远程搜索雷达对高空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