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43 道德真经_天命相师(天命相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时候,唐丁晕倒后,圣经中的灵气不翼而飞。即使是唐丁并没有吸收到这圣经中的灵气,唐丁还是对圣经心中感激。

  但是,这圣经只能算是宝贝,而这道德经却是圣物。

  那本看似充裕的圣经中的灵气,相比较这本道德经,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没有可比性。

  圣经之所以伟大,只不过是其中蕴含了亿万人的信仰之力,这信仰之力,应该就是圣经中的灵气来源。但是道德经中灵气,可以用浩瀚来形容,信奉道家之人并不多,所以道家的信仰之力,应该远低于圣经才是。

  可是实际上,这本道德经中的灵气,却比圣经要丰富的多。

  但是,结果却正相反,唐丁手中的这本道德经,却似乎蕴含了无穷无尽的灵气。

  虽然这道德经中的五千字,唐丁早已读的滚瓜烂熟,但是唐丁却总有种感觉,自己读书不过是浮在表面,这道德经中的深意,自己还未曾了解。

  比如这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看似是在解释道的玄妙,但是唐丁总有种感觉,这句话似乎是要揭示大铜门的秘密,只不过自己暂时未能参透而已。

  还有这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话看似是在解释天、地、人、道、自然的关系,但是这句话却提纲挈领,“道法自然”四个字,揭示了自然而然的本质,也总结出了整部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可是如果说整部道德经只讲了这个,似乎还太浅薄。

  什么人看道德经,都能从中找出他想要的东西。道德经就有这样的能力。

  文人看道德经,可以从中找出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理。

  将军看道德经,可以从中看出用兵之道。

  修道者看道德经,读的是其中的养生之学。

  执政者看道德经,可以从中找出大量的治国理政的信息。

  所以,道德经自古以来,被很多帝王所推崇。

  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这道德经,实际是老子为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作,但是唐丁却有不同的观点。

  在唐丁心中,这道德经或许有老子的政治主张,但是以老子在隐仙派的祖师级地位,以他闲云野鹤般的心境,绝对不会为了入仕而讨好王上。

  更何况,隐仙派的祖师爷,那是何等高高在上的人物,地位不亚于帝王,又怎么会甘愿入仕?如果真能够修炼成仙,帝王也不过是凡人而已。

  所以,唐丁更愿意相信这部道德经,是点化人的法门。要不然也不会公然放在这隐仙派道宗所在地。

  在这几天中,唐丁精神力有所恢复,但是他却发现一个怪现象:自己竟然无法吸收这道德经中的灵气。

  这种情况,唐丁以前也遇到过。

  按理说,以唐丁目前的精神力强度,完全可以凝聚精神,找个带有灵气的宝物,吸收灵气为己所用。

  但是他对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