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8章 ‘土鳖’气球_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射角的极限。

  设计机关炮工事的唐刀也没想过拿机关炮防空,主要是拿来平射打步兵的,莫松子只是本能的将射击孔扩大了些,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一个被日军重炮轰炸不断颤抖的城市,一个危如累卵随时可能被轰上天的机关炮工事,一群被恐惧支配却依旧抖抖索索操控机关炮的中国军人,拿着一门布满灰尘的机关炮,瞄准了天空上的土鳖气球。

  不过,日军这种观察用飞艇或者说载人气球可真不是什么土鳖,为了这个在未来看来极其土鳖的玩意儿,日本从十九世纪中叶就开始投入巨资进行研究。

  日本将气球作为军事用途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的内战,西南战争时期政府军被西乡隆盛部围困在熊本城,与外界中断联系,最后靠城内的工部大学研制的一个气球将情报传回京都。

  此后,日本海军开始了气球研发,并于1877年4月中旬研发成功。但是在试飞过程中发现,气球仍然不太稳定,安全性没有保障。而后,不服气的日军陆军也单独研发出了一个气球,但试验结果你懂的,陆军土鳖也没有比海军马陆强多少,还是不求行。

  又过了十几年,习惯性搞拿来主义的日本决定,个板板的老子不投钱搞研发了,老子买。

  花巨资从法兰西引进了一整套气球设备,但日本这个倒霉孩子没这命,在运回国途径印度洋时,由于高温高湿使气球表面的橡胶涂层变质融化,气密性难以保证,在隔年的试飞当中仍然以失败告终。

  直到1903年,一个民间人士制造的一款“山田”式气球在参加陆军演习中,发挥了不错的效果,被迅速推广。

  说白了,莫松子眼里的那个土鳖气球,真的是土鳖研发出来的。

  只不过,就算这个土鳖玩意儿,在中日两国的战场上,依然也是很难得的,甚至可以从技术上说得上高精尖,从作用上对于日军的帮助极大。

  战场侦察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讲无外乎有两种方式:陆地上侦察兵侦察,天空中侦察机侦察。

  但日本人却是用这种被称作系留气球的玩意儿多了一种方式,甚至比那两种都要好。

  系留气球比起飞机有几大优点:一是可以悬停在空中,360度观察目标,通过观测仪器最远可以发现10公里以外的目标,而一掠而过的飞机很难清楚地观测;

  二是气球上连接了电话线,随时可以将情报传递给前方,而当时的飞机却是做不到这一点。

  三是气球不受时间影响,可以在夜间升空;

  四是气球升空没有声音,不易被觉察到。

  日本人靠着这个,可以给火炮精准的引导,在华北战场上给中国军人造成了极大杀伤,尤其是在未来一个月后的金陵大战中,更是将其优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主要的原因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