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字母拼音_百家神通:从鸡兔同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切字还得在四百的基础上在加上其他三个个声调,这样算起来,所需要的切音字估计还得一千多。

  当然,虽然已经这样改了,并且过段时间可能就会发布,但是有很多的学者,包括崔老夫子,都不太看好这套新式注音方案。

  因为它所需要的切字可能便少了,但是复杂度却上升了。总体来说,对认字的作用其实也比较有限。

  但是没办法啊!

  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与演变,诸子百家配合着官府已经将汉字的声调进行了简化,将古音中的“平、上、去、入”改为了更为简单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音调。

  即所谓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但是就算如此,现在为文字也至少有一千三百二十七种音节。

  此时,不管是是用直音法也好,切音法也罢,想要给所有的文字注音,所需要的基础文字都不大可能会少于这个数。

  对此,儒家上面的那份改造方案就是忽略掉声调,这样的话,所需要的注音文字就急剧减少,只需要四百一十八种了。

  如此,才有了上面的四百多切音字。

  虽然,这种方法很可能不大好用。但其实,这种方法也是无奈中的选择了。

  这是“直音法”和“切音法”的缺陷所在了。

  既然这两种方法有着这么大的缺陷,那么儒家的学者们自然没有放弃研究,他们想找到一个更为简单的注音方法。

  这时候就有人想,根据切音法,“反切上字取其声部,反切下字,取其韵部和声调”,那么能不能将其中的“声部”、“韵部”,还有“声调”抽出来呢。

  最后根据统计,要表示全部汉字的读音所需要的声部只需要二十三个,而韵部只需要二十四个,如果再加上四个声调,把这些全部加起来的总数也只需要区区五十一个而已。

  五十一个,这和前面那些动辄上百甚至高达上千的数量实在是少的太多了。

  而且用了这种方法,以后就算出来了新的读音,也只需要增加数量很少“声部”、“韵部”就可以了。

  更关键的是,根据有些学者的研究,因为人的身体结构的限制,人能发出的声音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可能只需要很少“声部”和“韵部”就可以完全囊括人类的所有发音。

  有了这个好消息,儒家上下一片欢腾,他们立即对“如何方便的表示声部、韵部、声调”,展开了研究。

  因为前面已经发现了用汉字注音的缺陷,所以此次儒家采用的是“符号注音”的方法。

  也就是重新创造一些新的符号,以此来表示注音。

  首先是最简单的声调,这个因为只有四声,而且每一种声调都有着严格区分,所以儒家便根据“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语调,将其形象的表示为“ā、á、ǎ、à”。(只有上面)

  接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