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祯帝、我又被国师说教了_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还要好看。

  后来登基为帝,也就没了那个时间。

  “是啊,虽然这只是一部小说体,但是作者写的真好,把三国那个波澜壮阔的世界,描写的非常出色。

  可以说,这本小说已经胜过了其本来的历史三国志,可能对于以后人们了解三国历史的贡献要非常大了。”

  江枫对三国演义是赞不绝口。

  当真是中原之地当代最为超凡入圣的小说家,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

  每一个人了解东汉末年的历史,都是通过这一本三国通俗演义。

  崇祯皇帝直接说道:“我以为,国师之能比之那蜀汉丞相还要厉害三分。”

  江枫伸手示意崇祯皇帝坐下,然后说道:“我看得出来,你的心情似乎不是很好,还拿来了一坛子酒?

  这是要陪我大醉一场?”

  崇祯皇帝点头,直接站起来从王承恩的手中拿过酒坛,自有人已经拿来了酒碗。

  崇祯皇帝倒了两碗。

  “我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大明,怎么就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崇祯皇帝端起一碗,直接仰头一口干了。

  经过了洗髓伐经,崇祯皇帝的身子骨,绝对比普通人要强很多很多。

  江枫则是端起来,轻轻地小抿了一口。

  “那你说说,好好的大汉,为何就变成了三国鼎立?”江枫反问道。

  崇祯皇帝想了一下,说道:“皇帝无能、宦官乱政、天灾不断、百姓反叛、平叛大军拥兵自重。

  大汉虽然强大,可是自光武之后,便无明君。

  献帝年幼,无兵权、无声望、无手段、无能力、无人臣,最后只能亡国。”

  这是很多年前,他看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的想法。

  “你说的也不错,却也只是说对了一半。”

  崇祯皇帝不解,自己看完这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便觉得东汉的灭亡,本就是如此。

  如果汉灵帝乃是明君,必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江枫则是解释道:“你忘掉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百姓。”

  “正所谓千年的王朝,万年的百姓。不管王朝如何更替,这中原之地的百姓始终是存在的,他们需要生存,需要安定、需要发展,也需要有人来带领他们发展,能够提供一个安定的大环境。

  所以王朝便应运而生,秦变法、一统六国,然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何为失其鹿?

  便是因为大秦失去了这百姓的支持,筑长城以低于蛮夷、征夫百万、重徭役、最开始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是谁?

  是一个农夫,是一个被剥削、被压迫、被比走投无路的人,是大秦的百姓。

  可是大秦何曾注意过这些百姓的感受?

  圣人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国理政非是一日之功,也非一世之功,而是代代帝王为之努力和奋斗。

  才能够让一个王朝一直行稳致远,才可能出现一个万世之基业。

  然则,没有人能够保证每一代的帝王,都是一位明君。

  所以也就有了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因为明君很少,昏君倒是太多了。

  古往今来,真正的明君屈指可数,而昏君,却是数不胜数。

  百姓就像是这些片片桃花,盛开的时候的确好看,可是却也并不是一直都这么好看。

  百姓的力量也不会一直凝聚,但是凝聚起来,却可以毁灭一个王朝。”

  崇祯皇帝已经没了心思喝酒。

  沉默地思考着江枫刚刚的所言,也在通过整个中原大地的历史来看现在的大明。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