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3章 卧榻之侧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政堂的议事,持续了一整天,五法三策被决定推行。

  在议事中,各部官员都说了一些意见,还补充了一些看法。

  其中,去岁西魏国的探花陈贞慧,提出在考核官员策中,加上一条,由各州府上户来平定官员的施政,做为官员考核的一个参考。

  东南地区,经济发达,思想也够活跃,兴起的富户阶层,在掌握大批财富后,便想要获得更多政治上的权利。

  因此东南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李贽这样的思想家,来为新的阶层发声。

  代表着东南利益的东南文官集团,也一直想要从皇帝手中,夺取对朝廷的掌控。

  在宋代以前,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革后,推行的思想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这种思想下,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皇权,这造成皇权逐渐压过臣权,到宋带时,文官为了约束皇帝,防止皇权彻底压倒臣权,终于想出了一个东西,就是道德。

  西方约束王权,靠的是宪法,认为“王在法下”,而在宋代之后,中国新的儒家思想,则认为“王在德下”,皇帝的权利,不在是来自于天,而是来自于他的仁德,失德便失去天下,就可以把你给换掉。

  而谁掌握对德的解释呢?自然是士大夫阶层。

  这也是整个明朝,皇帝和文官集团,特别是明朝晚期,文官用来与皇帝斗争的主要思想依据。

  这种靠道德来约束人的思想,直到今日,对中国都继续保持着影响。

  在明朝晚期,文官通过道德,限制住了皇帝的许多行为,为士绅集团谋取不少私利。

  不过兴起的商贾和富户阶层,还是没有直接掌握权力,而是需要与士绅结合,或者是将自己变为士绅,才能获得政治上的权力。

  李岩提出的五等民策略,让受到泰州学派和李贽思想影响的陈贞慧,看到一个约束官府,让百姓来监督官员施政的机会。

  这个建议立刻就得到了,同为江南人士的新科进士冒辟疆的支持,不过李岩担心官员会与上户勾结,损害贫苦百姓的利益,来满足上户,所以持反对意见。

  高义欢对此也很警惕,持保留的态度,所以目前只给上户参与州县议事的权力,至于今后要不要给其它的权利,则等以后再说。

  现在一切以统一为目的,而统一战争,必须要集合西魏国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高义欢觉得还不是放权的时候。

  不过已后西魏若是统一天下,兴起的商贾和富民阶层,实力日渐强大时,肯定会不断寻求渠道,来表达政治诉求。

  除了这个插曲之外,关员们还提出了两条策略,被高义欢采纳。

  一策是裁兵法,与西魏国的四种营制度相结合,规定清理军中老弱,测试士卒,各营士卒中不合格者,淘汰至府兵,府兵不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