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6章 虏兵南下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义欢送走了梁以樟,又交代高义成给五皇子送些日用的东西,然后与方家玉多亲近,看能否招降?如果不能降,亦可通过他收揽一批锦衣卫的人才过来。

  锦衣卫是皇帝直属,是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自成立之初,就为文臣集团不喜。

  这次北都复亡,明太子在南京登基,等于落入了东南官绅的大本营,皇权逐步势微,官绅肯定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夺取权力的机会。

  锦衣卫这种让文官不自在的东西,自然没必要存在,必须要进行排挤,甚至废除。

  现在崇祯朝廷崩塌,本来是南明朝廷这个亲儿子,继承崇祯朝廷的遗产,但是这个亲儿子有点倔强,硬是不要,就白白便宜了窥伺中原以久的外族人。

  现在高义欢能收一点,是一点,不能便宜了东虏,壮大东虏的实力。

  高义欢等众人离开,便独自回到书房,眼睛注视着一副挂在墙上的地图,思考着时下局势。

  现在东虏和大顺两个政权,在北方形成“鹬蚌相争”的局面,张献忠主力已经入川,何腾蛟、杨文岳、左良玉趁着西军忙着打四川的机会,成功一波**,又夺回了武昌,整个江东在这段时间内,并未受到外部的威胁。

  从理论上讲,南京朝廷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整旗鼓,至少能够形成比较稳固的南北对持局面。

  这么说,不是没有缘由的,历史上南宋建立的时候,比南明朝廷差得多,什么都没有,在江边接到一个官员,就直接任命,你做御史中丞,他做门下侍郎,勉强将小朝廷建立,但明朝在南京却有一整套中央机构,等于有个备份的操纵系统,直接启用就行了。

  另外,这时江南经济稳定,没有遭受直接的军事威胁。

  虽说北方打得稀烂,但是南直和浙江却未受战火波及,百姓比较安定,经济也没有崩溃。

  外部环境暂时没有直接的军事威胁,内部环境也算安定,并且赋税充足。

  这样的条件,比南宋要优越太多,而南宋能坚持一百多年,南明朝廷条件这么好,应该也不会差。

  可历史上南明朝廷却只坚持二十余年,便被清军剿灭。

  难道是八旗兵厉害?那到也未必。

  灭了辽国的金国,怎么也比八旗要厉害,更别说南宋还在横扫世界的蒙元手下,坚持了五十多年。

  南宋这么倒霉,碰见这么强大的敌手,都硬撑了一百多年,南明朝廷什么都不差,江南赋税重地在手,为何就这么不堪,让后人没眼睛看呢?

  历史上南明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内斗,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皇帝,现在太子到了南京,这个问题应该已经解决。

  高义欢想了想,情况不应该比历史上坏,不过他也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顺案照样大兴,给他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不过眼下南明朝廷的事情,到不用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