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内外协作_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关键突破。

  他的话让杨厂长有些失望,还以为汽车项目也能马上展开,但还是将这个消息带给了陈书记,陈书记也是刚送走部里和京城市的联合调研组的人员,感觉压力很大。

  拖拉机的队伍还没回来,这边又提出了希望,希望电动车的产量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早日达到月交付能力1000辆的能力。

  这两个月,群众的反应良好,一次充电,能跑四十多公里,现在的市区还不大,差不多能跑三天,充一次电也就几分钱的电费,群众太喜欢了。

  轧钢厂现在就是生产能力不够,设备不够、熟练工人不够、场地不够、后勤保障不够,所有的部位都在告急,就是材料研究所,才给他们优先解决几个技术人员,也还在嚷嚷,要求再招人。

  可上面现在是精简的大方向,真是难。

  “老陈啊,你看看这是啥”。

  经过这一年来的熏陶和自学,陈书记现在对发动机也有了深刻了解。

  “这玩意和解放的发动机有点像,这是汽车发动机吧,怎么是张草图?”

  “你听我说,我刚从小朱那回来…。”

  “你是说,小朱真这么说?”

  “那当然,他说,轧钢厂有了强度优于高级碳钢的铸铁,解决了气缸和活塞的摩擦散热,又有了提升转速的简单方法,还掌握着能提升密封性的铸造法,所有优势都具备了!”

  “剩下的就是实验和验证,我看啊,得让研发中心来设计一款发动机,都这样了,剩下的要是还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新部门就该再换换人了。”

  “这个部门还没有经过一次像样的系统配合,有些难度啊,小朱没说他啥时候能有把握出图?”

  杨厂长摇摇头,“他就出了个草图,还让我别着急,”这能不急吗,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我才建议,让研发中心赶紧设计一份卡车的发动机。

  “现在咱们厂真正吃透了发动机技术的就他一个,他既然说还不成熟,可能还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先别关心汽车,还是看看眼前吧。”

  陈书记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发红的烟头,轻轻弹掉支着的烟灰。

  “老杨,我现在真是愁啊,现在是各个方面都紧张,刚才市里和部里的调研组刚走,你知道他们提了啥希望吗,希望电动车能达到月交付1000辆,说是群众的呼声很大,难啊,要差不多提一倍。”

  听了书记的话,杨厂长也沉默下来,这半年来一直在扩充产能,摩托车才勉强解决,以后可能还会短缺,可拖拉机、电瓶车、停产的小摩托,电动机生产,都是难题。

  “老杨啊,上次给部里的兼并报告有消息吗,你老领导没透个风?”

  杨厂长也是深吸一口,长长的吐出,“倒是说过,说是市里和部里闹得不愉快,都有自己的道理,现在定不下来,可能要交上去决策。”

  “定不下来就早点交上去嘛,让领导来定,多耽误一天我就多一份担心。”

  “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事也不是你我担心能起作用,还是要看上面的决心,我觉得应该能成。”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