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174节_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杀人或者拿银子,因为他很自信、很强大、很聪明、很骄傲、很清醒……不去在意那些“文化绑架”,自有自己的原则。

  这是一个,被宠爱长大,被教育很好的孩子。

  众人看向这位,默默地烤一盘银杏花生土豆的这位,看似普通人。但看他的一举一动,拿着烧烤棍稳稳的手法,即使不是武功已入化境、深不可测,也不是普通人。

  而他,只是一个照顾的人?

  众人对小少侠的来历好奇。

  花心大少最是潇洒,就觉得小少侠就是讨人喜欢:“小少侠这话对。那些喊着‘重义轻利’的文人和大侠,都不缺银子花,明明占据那么多钱财,还摆出来一副仁义的模样,劝说世人不要爱财,叫人躁得慌。”

  中年剑客不认同:“你这话偏激。有人真正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只你们没有见过。”

  老和尚再打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衲认为,大明武林,已然太过保守。大明的民间,都在读书看小报,都知道朝廷规定,做好事的人,有报酬。”

  有几个人明白,有几个人不明白。

  那位隐士弟子恍然大悟:“我知道,我收到当地官府发的一百两银子。”

  众人好奇。

  “小报上说,大明目前还是需要帮助的人多,但朝廷和官府不能面面俱到,就规定,所有伸出援手的人,朝廷都有奖励。给名给利,鼓励人做好事,鼓励人积极去领奖励。”

  隐士弟子的话音一落,众人都没反应过来。

  做好事,不是不求名利?

  朝廷不是应该鼓励人讲美德?

  皇上不说话,专心用烤玉米。

  中年剑客略一思考,目光激动:“我记得儿时读书学过……”

  他缓缓道来,一席话说的所有人沉默。

  春秋时期的战争多,当时的鲁国有一道律法,若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沦落为战奴,只要把人赎回来,就可以从鲁国获得物质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十个人从外地赎回来,不去领取金钱。

  孔子说:子贡你错了!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做好事领取补偿金,对鲁国没有任何损失;但你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的同胞。”

  后来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一头牛,子路收下,宣告四邻。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

  做好事需要成本,有能力付出这个成本的人,很少。

  而且,做好事,为什么就不能有奖励?拿了奖励,就不是做好事?

  如果不这样规定,还和以前那样死讲“仁义”,天下有几个人做好事?坏人落井下石,好人袖手旁观?

  众人看皇上,皇上咽下一口烤玉米,目光澄澈清亮,看得一伙儿人都笑——生死战的约定,杀你是应该。不杀你,但要有银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