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123节_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年朝廷拨款,堤上加堤,水高凌空,一旦泄洪,就是大灾。治理黄河,以疏不以障。最好是分流,设减水石门以泄暴涨。”

  “徐景珩说得对。”皇上眼睛发亮:“我这几天研究,也是如此决定。”

  徐景珩摸着皇上的小脑袋,提醒皇上:“自从黄河改道,河南归德至徐州南下夺淮,注入于黄海。自徐州至淮安五百里的河段是漕运要道;自淮安到扬州,利用湖区作为运河。运河和漕运要保障。

  还有一点,皇家的祖陵在泗州,皇陵在凤阳,均位于淮河岸上。”

  皇上:“!!!”

  不能不管运河,也不能不管祖陵,这分流怎么分,分到哪里?就是大事。皇上看一眼红石头:“放心哦。”停顿一下又补充,“对祖陵的保护、漕运的畅通、沿河百万生灵的安危,朱载垣会作综合考虑,即使难度较大。朱载垣一定能做到。”

  太~祖皇帝不想和他说话,祖陵的事情,合计着要徐景珩提醒,才想起来?!皇上冲徐景珩挤眼睛:“等我回头到凤阳,就去拜祭。”

  徐景珩因为小孩子的无赖,摸摸他的小包包头,笑容宠溺。

  自从当年南宋为了防止金兵南下,决堤皇河,皇河下游一直是灾荒不断。

  黄河的水带来的泥沙,很快淤高淮河入海口,淮河排水不畅,诸多中小湖泊填满形成洪泽湖,不久后,淮河就失去入海口,冲破洪泽湖堤坝,经三河入宝应湖,借道高邮湖,邵伯湖投奔长江,在三江营,成为长江支流。

  要治理黄河下游,同时需要治理黄河泥沙问题,淮河淤堵入海问题,至少十年的功夫。

  两个人说着治河的事情,小船速度快得很,一个时辰来到长江入海口,靠近松江府,崇明岛的一个地方。河面是一个喇叭花的形状,窄的地方二十里、宽的地方有二百里,皇上一开始看着这里的河流、船只、繁忙的港口,连片的菜地……很是喜欢。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黄河对比长江,就是一个黄泥猴子。皇上都想去长江里头游一游。

  待他发现,崇明岛这里也开始淤堵,傻眼。

  “徐景珩,长江和大海的潮水冲击泥沙,将来崇明岛要和其他几个岛连起来。”

  “长江入海口一分为二,南面会成为主航运道。”

  “那是上海县的地方?”

  “上海县。”

  “苏州和杭州夹在上海和宁波之间,果然形势不乐观。”

  皇上越是南下,越是感受到南方的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港口兴旺带来的好处。徐景珩对此看得开。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里是长江入海口,早在大唐时期,就是大唐和日本往来的港口。据说华亭县东北部的青龙集镇,海舶云集,烟火万家,时人比之杭州。随后由于河道变迁、海岸线向外延伸,一直到上海村口。

  皇上点脑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