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秘密_逆世红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整一日都在商议对策,大臣们在同一件事上又执不同的态度,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太子来决策。

  比如,针对京中粮食一事,众臣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吵。

  一方说,除了已被购入私宅的粮食不动之外,将京中所有的粮食都控制起来,由户部进行重新分配。大到粮商,小到经营米面的店铺。尽可能使得京城能多撑几日;

  另一方说,这样的强硬手段,定然会激起民变。外有大军压城的压力,内有粮食被官府夺走的紧张,恐怕京城还没有被攻破,就引发了全城暴乱。

  前面说了,京中加上守卫皇宫的兵力才一万三千人。这百万民众暴动起来,如何弹压的住?

  两帮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最后,还是在太子的主持大局下,拿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

  由户部出面,去找大粮商继续协商,尽可能多的购入他们手中囤积的粮食。至于小商户小店家,则不欲惊动。

  这一切,和他在北地带兵时有相同,也有不同。

  他带兵讨伐巴坤林时,占着朝廷大义的名分,背靠洛阳城。一路上都有府兵加入,更不用说粮草保障充足。

  需要考虑的,只是怎样取胜,怎样以最少的伤亡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到后来,他做了一个口袋给巴坤林钻,空城计使得极其漂亮。这其中的过程,他虽不敢说有十成把握,但六七成是有的。

  随着计划的顺利实施,晋阳成为空城之后,他对胜利的把握足足上升到了九成。

  果然,最后赢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还为他自己赢得了军心。

  而此时的情况,除了同是重任在身,情况却完全不同。

  首先,他没有了退路,也没有粮草后援。京城被围困,政令不达军令不通,就等于一个人的脑子突然转不动了,就算四肢健全没了头脑指挥也是无用。

  军中将领,无论远近,只能凭兵符调遣。京畿大营要出兵,也必须见到皇帝手里握着的兵符,才能调兵遣将。

  而如今,如今拱卫京师最大的一支兵力竟然反了!京畿地区再无重兵,最近的军队也在函谷关。

  也就是说,要在京城粮食耗尽之前解围,可走的路并不多。

  调集军队勤王、游说魏明投诚、打退叛军,无非就这三条路。这可三条路,哪一条都不容易。

  在北地时,争的是一城一池的胜负。哪怕晋阳之役大败也不会到了绝境。有整个高芒可供挪腾,再次聚集兵力调整战略,仍可取胜。

  但眼下,却是只许胜不许败的背水一战。

  若真败了,新朝建立仍需要殿内大臣效力。但皇室则绝无生路。

  再加上,在太子心头还藏了一个庆隆帝已经驾崩的秘密。这一切,都令他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或许有人会问,何不执行效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