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4章 黄泥储水无问题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边,就算是女人享福了,挨男人打都不回去。

  一般住窑洞的嫁过来,都是为了过好日子,再给家里弄点钱,尤其是有兄弟的,这样兄弟就可以拿出一些彩礼了。

  嫁过来的女人跟着一起干活,有时被男人打,就自己偷偷抹眼泪。

  好在晋祠镇的文化传承好,有各种寺庙观,百姓也受熏陶,为难儿媳妇的公婆少,打媳妇儿男人也少。

  于是女子跟着一起吃饭,听里长说提要求,便帮家里提,万一成了呢!

  朱棡和里长一提窑洞,知县王仕童想到了,赶紧问。

  里长丝毫不认为有人为难他,他看着王知县:“本地与和林那边的草原联动,需要有个牲畜中转饲养场。

  正常来说窑洞的周围有槐树、荆条、其他的草,并不是寸草不生,终归有降雨的。

  即便大漠所在,冬天也能见到雪,戈壁的位置生长一些耐寒、耐旱的作物。

  像结缕草、高羊茅就没问题,不过高羊茅生长得短,用来当草坪还行,不能当饲料。

  结缕草是多年生的,像紫花地丁,不过那里不能种紫花地丁,气候不好,不利于其生长。

  最好养活的则是早熟禾,配合槐树与荆条,再用草木灰混合些东西,弄几块地种大豆,慢慢就养出来一片好地。

  夏天雨水落下,咱们收集起来,挖坑,旁边弄小沟,雨水顺着小沟进坑里,坑上面遮挡东西使起干得慢。

  条件适合了,再养蜜蜂,受写槐花蜜,做大蜜丸与水蜜丸,照着来吧!”

  说完,里长继续吃饭,习惯了,只要跟着亲王们出来,保证就是一堆问题等着,否则人家为何叫自己随同?

  官员们听着前面的,还非常认同,着里长说挖坑储水,大家心中有了一丝动摇,这个下丘村真的那么厉害?

  “朱里长,其他的都不错,该种便种,该养则养,就是挖坑把水保存。

  可能南京那里没有多少黄泥,其实黄泥的地,它会渗水,渗得比其他地慢而已。

  与其挖坑,还不如继续往深了挖,挖出井来,伱说是不是?”

  典史关晁尽量委婉地说出反对的话,挖坑留不住水。

  这次不用里长开口,朱樉接过话:“挖完坑,往里铺油毡纸,咱那边要建石化工厂,到时候沥青很多,做成油毡纸送过来。

  油毡纸用来防水的,把坑里面铺好油毡纸,一滴谁都别想渗出去。

  等烧出来水泥,用水泥先抹一遍,再加上油毡纸,一个个大池子就有了。

  井是要打的,看地下水层多深,超过两丈半就应该采用辘辘,否则用压力井,不能等到三丈,那样压力井压着太费劲。”

  “二哥说得对,有油毡纸,我觉得咱们太原府也能从河那边弄点石油过来蒸馏、提炼。

  到时候咱就有好东西了,护守霜和蜡烛跟白给的一样,还能点煤油灯。

  先发个电报,叫南京那里送油毡纸过来,二哥的地方建厂子今年甭指望了。”

  朱棡直接采取行动,现在就要找人挖坑,从南京的工业区把油毡纸输送到此,等夏季下大雨,正好把水储备上。

  只要坑够大,就不怕里面的水不能喂牲口与浇地,实在不行往里撒点石灰,生石灰比较方便,熟石灰也没问题,反正里面不养东西。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