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7章 辞海定稿试货币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前朝官员已经不想着朝堂的事情,心累!

  他们岁数大,就在家呆着,给愿意来求学的学子上上课,然后教家中孩子,就准备这样度过余生。

  结果朝廷要修大明字典、大明辞海、洪武大典,就把他们又找回来。

  一知道要参与这等事情,他们又年轻起来,带着家人跑到南京,一边接受身体调养,一边加入进编纂工作当中。

  目前朱元璋指派人在收集书,洪武大典属于百科全书,里面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

  一些书被收藏在民间个人手上,得让他们拿出来,借用,之后他们愿意卖就买下,不愿意卖则还给他们。

  凡是愿意藏书的人都知道书的珍贵,当看到告示说要编纂全科的大典后,他们愿意把书借出来。

  关键不白借,给钱的,加上字典和其他印出来的农书什么的,也给他们一套。

  “臣谢陛下!”危素高兴地去找伙伴们说这个事情。

  朱元璋转身看里长:“若非有他们在,还真不好编辞海,可惜人手少,洪武大典不知几时能见到。”

  里长刚才一直不出声,他其实想去看村子里的孩子们玩耍,偏偏被要求呆在此处。

  现在听朱元璋问话,直接回:“想是有个三五年的便可,大典住要在于整理,分门别类,铜活字在不停地制造,一旦大典完成,就多多印刷。”

  “甚好!避免将来有所遗失。那些小说、话本都储备好了?”朱元璋认同多多印刷的行为。

  若是只有正本与副本,万一着个火、发个水,坏了还得重新编纂。

  他又想到了下丘村找的一群‘作者’,写话本,现在只印而不卖,大家都不识字,卖给谁看?

  话本已经弄出来很多本了,像三国演义这个已经完书了,罗贯中正在弄跟师父一起的水浒传。

  罗贯中自己有好多话本,并不是只跟师父施耐庵一起弄的水浒与自己写的三国演义。

  其他历史上没有流传下来的话本,现在也写着。

  加上其他的作者,图书馆储备雄厚,等着明年先放出来几个小话本,给说书的人。

  “回陛下,都差不多了,主要在于纸又有好的,要用好纸继续印刷,包括字典。”

  里长不说话本如何,按东西属于娱乐,真正有用的乃是纸。

  下丘村的造纸工艺一直在提升,都能做印刷纸币的纸了,其他的纸技术相对低。

  但比现在大明正常的造纸作坊造出来的纸好,别看宣城县的宣纸出名,不能拿来印刷成册。

  关键宣纸贵,成本过高。

  下丘村的纸又便宜又好,技术保密不外传,工匠们被下了死命令。

  还有印刷的墨,必须是油墨,这个同样是不传之密。

  朱元璋眼睛看着冰面上的人:“明年能印出来宝钞?”

  “技术储备够用,不过明年要发行宝钞?”里长问。

  “发行不?”朱元璋反问。

  朱元璋也不知道是发行好,还是不发行好,这事得听高人的,万一弄错了呢!

  “可以试着在周围几个府用,如下丘村的买卖、百货商店,用宝钞的话咱们收,甚至可以有优惠。”

  里长给出一个试行的办法,强制百姓接受,不如慢慢引导,反正不着急。

  目前大明的货币流通还可以,主要是百姓不怎么出门,而且打胜了仗。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