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6章 盐工面圣面色黑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送回大明。

  两艘船开始做饭,小蒸汽机船跟着,准备等到了浅海的地方捕捞海螺、螃蟹等海鲜。

  天慢慢地黑了,圆圆的月亮升起,今天九月十五。

  又是一个半时辰过去,船只终于进到海中,灯光照在海面上忽明忽暗,海中的月亮也是碎碎的。

  小船上的人借着船上的光下去摸海鲜,也有人拿着铁丝网在淤泥里拖来拖去。

  朱闻天把大锅架好,先烧水,放白酒和调料,一会儿海鲜上来直接白灼,这个速度最快,大家都快饿晕了。

  不长时间,包括螃蟹在内的各种贝类被送上来一批,也来不及让它们吐沙子,洗洗直接扔锅里,片刻捞起来,大家把内脏等地方摘下去,蘸调料吃。

  “哎呀!吃一个大海螺就不那么饿了,胡卿身体好一些了?”

  朱元璋吃一个海螺,问被他召过来的胡惟庸。

  “谢陛下,臣好多了。”胡惟庸手上也拿个大海螺。

  “那个夜晚阴天啊!有这么个办法……”朱元璋好心地给胡惟庸讲解如何计算海里的位置。

  “原来如此,真乃我大明之幸。”胡惟庸此刻一点脾气都没有。

  他暗暗决定,以后不跟下丘村的人说话,下丘村的人给东西不接。

  “是啊!往后木头船在近海打渔、帮忙运输东西。

  等咱大明的蒸汽机铁船多起来后,木头船就让沿海的百姓用。

  先把倭寇打掉,百姓才好出海打渔,不允许他们到外面交换东西。”

  朱元璋从船上向下看,有百姓在跟着大船捕鱼,百姓打着火把准备上船。

  “排几艘小船,把那些百姓接到大船上,咱跟他们一起吃。”

  朱元璋看到那些百姓,想了解下情况。

  这里是吕四场的所在,大船没太深入海里。

  本地一直是煮盐的盐场,现在变成了晒盐的,百姓赚到的钱变多。

  之前煮盐需要的人手多,现在一晒,多出来的人手轮换着去捕鱼,然后再用盐给腌好晒。

  如此又多一份收入,百姓也不觉得苦了,更不惦记走私。

  百姓们在看大船,在月光下,蒸汽机船跟正常的船不一样,有轮子和烟囱。

  而且一大一小两艘船上面的灯很亮,百姓们纳闷,什么灯能照那么远?

  这两艘船也是过来参加捕鱼的?那个大的一次能装不少鱼吧?

  如是想着,蒸汽机小船到了海边,招呼他们上船,不要拿东西了,陛下在船上。

  百姓们就这么又惊又喜地上了小船,被带到大船上,今天要参加打渔的又五百百姓。

  他们没时间考虑见陛下还能不能继续捕鱼,有人的脑袋里一片空白。

  直到上船见到一群大臣和穿常服的陛下、太子等人,才跟着其他人跪下磕头,连让起身都没听到,继续在那里磕头。

  旁边的人过来扶,他们起来的人也跟着喊,五百人才陆续站好,并好奇地四下打量。

  首先就是灯,船上用电灯,比其他的灯亮无数倍,然后是甲板,甲板不是木头的,跺一跺,感觉像铁的。

  宫女和太监过来带他们去洗手,其他人帮着摆桌子,一部分人需要到下面的船舱,上面的甲板装不下。

  “咱看着他们的面色,除了黑一些,其他的还不错,常年在海边,以前不但有太阳晒,海风吹,还有煮盐的火熏烤。都不易呀!”

  朱元璋等吕四场的盐工洗手的时候,与其他人感慨。

  下一章估计很晚,甚至没有,农家吃完饭全吐了,浑身起红点,一恼一大片,先吃药,然后躺着。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