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7章 作物品种在远方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纳你?

  开什么玩笑?三代以后就淡了,五代更不用说。

  历史上明朝的各亲王后代,谁管谁呀?

  包括清朝的也是一样,该拉人力车的就去拉人力车,该摇煤球的就摇煤球。

  堂兄弟的刘德和刘继祖,结局不同,两家不可能再往来。

  亲兄弟的……

  没有橡胶的时代,他就弄蒸汽机,杜仲胶能替代一部分,塑料也能替代一部分,还有其他生物材料。

  “那咱怎么办呢?”里长发现自己学得越多越纠结。

  “照常办啊!等船,等铁皮制作的远洋蒸汽机船和配套设施都做好了,咱们就可以等待好东西了。”

  朱闻天丝毫不急,第一艘‘大型’全钢铁的船要明年能成。

  是海船,不是内陆的,设计的时候是两万石,然后加上其他的东西,最后能够运载东西的重量就看你放多少煤、淡水、船员、补给品了。

  两万石的钢铁远洋船,就相当于一千多吨载重量,属于正常大小,横穿大西洋、太平洋的时候有一定的危险性。

  朱闻天自己能拿出来多少知识在于他学过多少,像核武器原理知道,具体的不清楚,导弹他也不会造,芯片啥的更不用说。

  他所提供的知识都比较简单,只是大明的人比他会得更少而已。

  现在他要弄杜仲胶,在一些设备上可以提供关键零件,

  杜仲树不能割胶,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把胶弄出来,比较麻烦。

  美洲必须去,不仅仅是橡胶的问题,还有玉米、辣椒、土豆、芸豆、西红柿、南瓜等作物。

  这要是有玉米、土豆、花生,能够轮作和套种的方法就多了,冬天大家能吃的菜也增加。

  像黄河以北地区,寒冷的冬天吃个烤地瓜、炒盘土豆丝,放点辣椒,或者喝完木须柿子汤,该多舒服啊!

  南瓜那东西,长得可大了,如果不切开,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中华大地的许多作物都是外来的,似乎属于民族特性,出使去哪个地方,保证会带当地的作物、种子回来。

  “憨憨你给咱多讲讲那个很远地方的东西,哪个最好?”

  里长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这次终于知道了北方的冬天有多冷,也感受到了沙漠里的艰难。

  大海他还未见过,海的那边有什么,他向往着。

  朱闻天干脆拿过来一张纸,边画边说:“首选这个,玉米,晋王那里如果有玉米种植,简直美死了,它对水的需求小,只要在关键的时间段里给足水,就行了。

  它可以随时去种,看你是收成熟的,还是吃青的,甚至制作青贮。

  关键它在不用怎么照看的情况下,产量高过小麦和水稻,那边的人培育了很多年了,指望着吃它活着,是主食。

  下一个是土豆,草原那个地方,一种一大片,非常适合土豆。

  土豆不能保存太长时间,深秋的时候收,放到春天有的就发芽了,再想吃的话的用醋,破坏其中的生物碱。

  不过它的淀粉含量高,拿来做成土豆粉,保存时间便长了,关键还好吃,粉本身是熟的,和米粉一样。

  另外一种叫地瓜,吃多了喂不舒服,它也能做份,叫……”

  “地瓜粉。”里长抢答。

  “对,但它不是主食,用来配菜,跟咱吃的绿豆粉差不多,它耐煮,炖很长时间都不化掉……”

  朱闻天点点头,接着往下说。

  空调坏了,找人来修,结果买了个新的,装上好用了。折腾了很长时间。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