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3章 恍惚归来务工动(第一更)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人手,劳工价格上涨。

  五月十八一早,朱元璋开朝会,一群尚书在左右丞的带领下进殿。

  简单的礼节之后,朱元璋开始提问:“今秦淮河水遇雨暴涨,应天府商业繁忙,劳作之工不足,当怎般施为?”

  群臣互相看看,户部尚书杨训文出列:“陛下,当征今年未服劳役之人前来修筑河堤,此事易尔。”

  其他人微微点头,对呀,召劳役,今年似乎没怎么用他们。

  朱元璋看杨训文一眼:“眼下用工价贵而劳役抵扣却贱,凡征召劳役,其必出钱财以替。”

  大家一听,有道理,确实是如此啊!

  以前百姓拿不出钱财来,按照一个人拥有的田亩来计算,一亩地不想出来白干三十天,就拿两升五合的粮食。

  十亩地则是二斗五升,二斗五升的粮食才多少钱?出去干三十天活儿多少钱?

  结果则是大家全出粮食,然后干活赚钱,粮食价格不能涨那么快,否则朝廷先不答应。

  如太平府、宁国府此刻种田的一年两茬,人家才不跑出来折腾呢!

  不就是粮食嘛!给!多加一倍也没问题。

  三十天,在家养养鸡、种种菜、找找草药卖,早把服役的钱赚回来了。

  那么只能是佃户,佃户如果佃契未结束,必须给主家干活,田主就得出一石的粮食。

  不过今年有许多佃户就不佃了,他们也出来找工作。

  田主没办法,额外掏钱雇人种地,像下丘村一样,自己种不过来。

  工部尚书安然上前一步:“陛下,如此只能朝廷出钱雇人,然后……”

  他说不下去了,然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商人们找不到人手,得加钱。

  而被朝廷雇的人,他们发现别人的钱多,自己就不想干。

  其他人在外面,一天赚五十文,自己听朝廷的话,一天三十文,凭啥?

  “汪卿?”朱元璋点名。

  汪广洋一脸无奈之色:“陛下,下丘村不是出了主意,可在外面发劳工路引,又在秦淮河南岸修建务工聚居区么!

  臣见那里修得差不多了,不如叫各地官府组织人手到这边来赚钱。

  只要人多起来,务工人的价钱自然降低,山东大豆已经种下,想来能招不少人。”

  他无奈就是因为下丘村早给出方法了,不过一直在等外来务工者住的房子修好。

  这个是满朝文官不愿意提的事情,显得自己无能。

  下丘村的高人总是提前一步,甚至几步安排事情。

  等到了那个时候,便会发现人家算得太准了。

  “既如此,诸卿要快些安排,由近及远,能来者先来,不要乱了。”

  朱元璋就等这个话呢!他始终盯着那里的房子建造,花了宫中不少钱。

  他得想办法收回成本,先让别人欠房租,别人找到工作了,再还。

  然后增加衙役数量,到那里维持治安。

  再租商铺给商人,令他们为别人提供日常用品,里面也会有百货商店,大家一起竞争。

  从别处来的人多了条活路,又不会因为路引问题跑其他地方,关键应天府工钱高。

  对于穷的地方,哪怕一天十文钱都算多的,别人羡慕。

  而南京一天三十文,属于正常收入,舍不得吃肉的那种。

  天下就是这样不公平,偏偏难以改变,不知道高人能不能想出办法。

  谢谢兄弟姐妹们的月票、打赏、推荐票,农家鞠躬了!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