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章 文会_人在仙唐,我靠写书成圣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全场才子叫好。

  许多人虽然考过春闱,当年也都金榜题名,可扪心自问还是写不出此等诗篇。

  “按照惯例,文会上是要讲那篇甲等文论的,不过我与王院君商量过去,决定此篇文章不当大讲。”

  文会到最后,府君环顾了一周,轻咳一声,开口说道。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

  就连第三桌坐着的陶安,都看向这个算不得亲近的远亲。就算都在陶家,也有亲疏之分。

  “此篇文论,题目为……”

  随后,府君将题目读出,又将陈生文论中的破题诵出,他已经是学士修为,自然能过目不忘。

  “陈生,你且说此篇文论题目,你是如何理解并破题的。”府君念完破题,又转问陈生,言语中有考察之意。

  陈生站起身,他明白,自己这一关,是肯定要经历过的。做学问,最忌讳的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若是自己不能很好的将破题说通,则自己的圣笔批等三甲之名,便大打折扣。

  “题目首先讲的是藏富于民和藏富与君。亦可理解为藏利与下和藏利于上之间的取舍。”

  “我自幼父母双亡,幸得邻居街坊帮衬,又有些才气,入过县学。可每次对于书舍的抄篆一事都有些不解。抄篆所需笔墨用具等耗材以及人工的成本肯定要比印房高。可为何书舍会花大价钱去找人抄篆经典,而俗报等利益很低的地方才用印房?”

  “可直到我文宫破碎,形同中人,这才有些理解。文人修行本就需要大量的书稿经典。可是花销却是大头,许多寒门子弟便是没有余钱而错失修行。”

  “若是书舍不愿舍得抄篆的开支,虽然成本降低了,可是寒门子弟本就没有余钱,又买不起文稿,则虽然书舍拿了钱财,可是长久以往,寒门愈寒,文人减少,最终拖连整个人境。”

  “而书舍请人抄篆,看似亏损,可是学子要买经典文稿,这钱还是会回到书舍手中。而且途中,书舍得钱,而寒门学子则可文气修行。文曲苍盛,是故损有余补不足。”

  随后,陈生又将有余不足之间的相互关联讲了些。

  他当时写这篇文论的时候,便参考了后世对于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题目经典,将问题剖析回答。

  陈生讲完,有些反应慢的还在思考,但是已经理清思绪的人则是纷纷称赞。

  “没想到,仅仅生活中的一个微小问题,竟然能延伸到经典之上。果然不愧是陈案首,观察细微。”

  “要是换了我,对于经典抄篆,那就是有钱时候就买,没钱时攒钱也要买。我可从未思索过此等关联。原来小小的书舍竟与人境安危相关联。”

  而方士学,再听完陈生的解释后,面色变得十分难看。

  他听完破题便觉得十分巧妙,就算是他考此次春闱,恐怕都答不出好的答卷。

  ……

  “这便是他的文论吗?有此文在,败的也不冤。”

  陶安虽然坐在第三桌,但是府君开始念陈生的破题时,他还是用心听了下,只觉得有些难懂,如今听了陈生说完,顿时茅塞顿开。

  正在众人都纷纷称赞之时,一行人突然推开房门,闯了进来。为首的长剑背身,气宇轩昂,但又透着股冷漠之气。

  “陈案首果然大才,破题巧妙。不过我倒是还有个疑问,你既然文宫破碎,又是如何修复文宫去参加春闱呢?莫不是和那篇千字文有关联?”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