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节实惠(1)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个麻烦,那,你可有解决之道?”

  “皇上本年金秋,东巡三省,臣亦得幸同行,仅只在威海一地所见,生员来源,不外三种。第一,自幼家贫,为朝廷供给食宿,另外发赏每月为数不等的粮米银钱之故,投身其间;第二,便是略略通晓西学,深知海军肇建,为我大清未来之亟,因此不顾清名,投身报国;第三,便是原本江南水师的水勇,为政令所迫,不得已入学。”

  “……但臣略加探访,可知入学生员,皆为满、汉、回族百姓,其他各族,从未与闻。倒像是这些人并不知道朝廷有这样的政令一般,故而臣以为,若是能够召集云、贵、川、黔、粤、桂等省的少数族裔,这些人虽不识字者居多,而且氏族之中,人丁稀少,但集腋成裘,积少成多,若能够到学院中入学,朝廷供给食宿,并多加照料,料想粉身报国,自不必提。可缓解海军学院生员不足的窘境。”

  “很好”皇帝大声说道,“这绝对是一条出路既缓解了学院人员不足,又给他们提供温饱,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正如骆秉章所说,虽不识字居多,但秉性淳朴,一经训养,即可成为我大清忠贞不二之士。好骆秉章,这是刚才突然想到的,还是早就打好了腹稿的?”

  “臣是随皇上东巡之际,略有所识,不过绝不系统。这一次经皇上一逼,才汇聚成言的。”

  “皇上,老奴以为,此事毋庸过于惶急。少数族裔不识字,如何能够掌握船上种种操行之法?不如先在该族混居之地,教以简单的开蒙书籍,待……”

  “这样不行。你们想想,少数族裔多以渔猎为生,哪有那么多时间坐下来安安静静的捧起书本来阅读?学业之事,从来就是精于勤、荒于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究一事无成。所以,既然要做,就要做到家。把家境贫寒的年轻人组织起来,发给粮米银钱,使之家中无后顾之忧,然后把这些人全部送至山东,到学院中集体上学、读书。也同样是发给奖学金,但数目不能那么多,只能有正规的生员十分之一。”

  “皇上,请恕臣问一声,如此做法,可有说乎?”

  “从山沟中初初到了威海那样的花花世界,手中有大把的银子,不怕闹出丑事来吗?”

  曾国藩脸一红,“是,皇上见微知著,臣明白了。”

  皇帝不理他,继续说道,“至于给他们的家人嘛,阎敬铭,你说说,赏给多少银钱为适宜?”

  “臣以为不宜过多,少数族裔群居之地,百姓淳朴,有如赤子。若是陡然而富,怕有人起觊觎之心,不论是否良材,都要递送而入,所谋者,只为朝廷的封赏银子。为规避此节,臣以为,每家当在二十枚银元为好。”

  “好就定为二十枚银元。一千人也不过两万枚,朝廷还是能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