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节 内市(2)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贵逼人来啦!”

  “一切总要靠大人栽培提拔,小人供趋走之役,实在是不敢居功。”

  肃顺听他言辞便给,心中大觉满意:真不愧是做过省内第一大商号大查柜的,果然得窍!日后若是有机会的话,倒不妨认真提拔他一番了。

  转身看看,致美斋的门口已经围满了百姓,他摆摆手,哄苍蝇一般,“都走开!”随即又高声呼喝,“西凌阿?”

  “卑职在!见过中堂大人。”

  “看看你办得好差事,这么多人围在这里,成什么样子?要是扰了主子的兴致,降罪下来,是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西凌阿无端挨了肃顺一顿臭骂,明知道他故意在人前显示威风,不过借题发挥罢了,恨恨的一跺脚,回身正待举起手中的马鞭,驱赶百姓,不防身后有孩子的声音响起,“阿玛,好多人啊?”

  皇帝和几个孩子用过饭,出了致美斋的店门,也是一愣。街上占满了人,似乎全部太原府的百姓都聚拢到这里来了?转头看看,皇后等人身着男装,立于店外的一角,侧着头,向自己笑着。

  眼见大清国的皇帝伫立在自己面前,面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人丛中不知道哪一个忽然高声叱喝了一声,“皇上万岁!”

  皇帝给吓了一跳,今天是内市第一次开张的日子,虽然往来游走于街面上的百姓都知道来者为谁,但官府有过告示,任何人也不得揭晓皇帝的身份,只当他和其他人一样,是来内市游玩观光的。

  不想百姓中有人神情激荡,当众吼出这样一句话来,弄得所有人都怔住了!片刻之后,越来越多的百姓如海浪退潮般的跪倒下去,山呼海啸似的声音随之响起,“咸丰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站立的致美斋周遭的众多朝臣,如斯响应,也随着百姓跪了下去。

  皇帝也完全没有料到,一惊之下,心中忽然闪过一份‘皇帝的新衣’的残酷感,“免!”

  众人依次起身,目光落到皇帝身上,似乎在希望他能够说些什么,“朕此次西幸……”等了半天,皇帝终于慢吞吞的开口了,这不是临别训词,故而心中一边打着腹稿,一边出声,如此一个庄重的场合,每个字都要原话载入诏诰,又要文藻毓华,又要能听得懂,又不能象背诵文章,因此说得很慢,“朕法圣祖之法,以孝治天下。山西阖省督抚百姓人等,以该省绅耆士庶望幸心殷,合词奏请西巡……仰稽圣祖仁皇帝,六巡江浙谟烈光昭,允宜俯从所请,銮舆东来。朕巡幸所至,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良足以娱畅圣怀。”

  “西巡以来,朕轸念民依,省方问俗,不惮躬勤銮辂。江在地广人稠,素所惦念,其官方、戎政、河务、海防,与凡间阎疾苦,无非念存一意,而群黎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交颂天家孝德,慕仁慕恩之情浴化彰明。”他顿了一下,突然一笑,“内市此地,本是晋省百姓,为驳朕一笑,而立意兴起的念头,朕今日到此,眼见省内百姓富足,万业兴旺,心中不胜欢喜之至。只不过嘛,这内市之名,着实难听。翁同龢?”

  翁同龢也随扈到了内市,闻言从人群中站出一步,“臣在。”

  “你是朕亲手捡拔的状元,学识渊博,你来说说,这内市,改叫什么名字为好啊?”

  “皇上,臣虽薄有微才,但圣主在前,岂有臣置喙……”

  “朕不用你颂圣,让你说你就说嘛。”

  这一来翁同龢躲避不来了,认真寻思了片刻,他躬身作答,“臣以为,前明成祖,之国燕地,曾路经渡口,后改名天津;前例不妨援引于今,这内市,不妨改名天市,臣愚钝之见,请皇上谏纳。”

  “这个‘天’字用得好,不过,天市听来未必那么顺耳,以朕看来,就改作天街吧。你以为如何?”

  “皇上圣学渊博,一字之易,却平增天街几分安民圣意,臣不胜钦服。”翁同龢抬起头来,和皇帝彼此一笑,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慨。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