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子母凶棺(眠冠名)_阴阳刺青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棺材里的恶鬼吃人……曾经有段时间,不是战乱挺多的嘛——那时候流行发死人财。

  发死人财呢有两种,一种叫盗墓,一种叫刨坟。

  看上去,这两件事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

  盗墓更有技术含量,那得是大团队才能做——一般的平头老百姓,做不了这种活。

  平头老百姓里头,做刨坟勾当的人,多一些。

  这些人啊,都是盯着谁家大富大贵的人,只要他们一举办丧葬,那些刨坟的人就等着,等着这家的人一退散,就立刻刨坟。

  有钱人家嘛,陪葬的当然有金银珠宝之类的,实在没放这些,那死人穿得衣服,至少得是绫罗绸缎。

  刨坟的人,就靠刨富人的坟活着,有些人活得还很不错,十分滋润。

  老官头说:你知道这种刨坟的——哪儿最多吗?

  我说这个全国各地应该都有吧!

  那时候战乱,还不是全国各地都爆发过?

  老官头说:是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啊……有一个地方,发生这样的事最多。

  “哪儿?”

  “闽南。”老官头说:曾经历史上,闽南刨富人坟的,太多见了。

  我说这事背后得有个理吧?

  要说闽南的民风,也不是最剽悍的啊?

  老官头说:这事背后是有个理,理就在闽南的富人不看家!

  他跟我讲了起来。

  原来啊,闽南的商人,一直都很出名,叫闽商。

  闽商和其余的商帮呢,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咱们传统文化里头,有一句话,叫“父母在,不远游”,粗俗的话里,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所以曾经的中国人啊,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只要是家乡有碗热乎的饭吃,都不会去离家太远的地方谋生。

  咱不有个成语么,叫“背井离乡”,以前出远门打工,那都和“悲惨”画等号的。

  大面积的去大城市打工,也就改革开放,人才流通之后,才形成这种局面。

  唯独闽商,讲究的是什么?讲究的就是“爱拼会赢”“少年不打拼,老年无名声”,闽商是会前往全国各地打拼的,曾经着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闽商带头创立的。

  闽商去全国各地打拼啊,就有了一个缺点,不着家。

  有时候家里出了事,死了人,寄一封信过去,他们匆匆忙忙的赶回来,办了丧事,又匆匆忙忙的去外头打拼,家里的坟墓没人看管,自然被偷得多。

  有时候呢,他们找一些家丁去看着坟墓。

  但没准那些家丁监守自盗,偷完了就跑路。

  所以,战乱时候,在闽南,刨富人坟的事,如雨后春笋,屡禁不止。

  后来呢,有一些富人看不下眼了,找高人要杜绝此事。

  有些高人真出主意了,立子母棺材。

  “子母棺”嘛,顾名思义,一共是两幅棺材。

  两幅棺材叠在一起,下面的那副棺材呢,是富人或者富人家属的埋

  请收藏:https://m.gzcw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